时间: 2025-05-04 12:0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3:33
御街行 其二 汶妓褚延娘
作者: 晁补之 〔宋代〕
脸色朝霞红腻。
眼色秋波明媚。
云度小钗浓鬓,
雪透轻绮香臂。
不语凝情,
教人唤得回头,
斜盼未知何意。
百态生珠翠。
低问石上,
凿井何由及底。
微向耳边,
同心有缘千里。
饮散西池,
凉蟾正满纱窗,
一语系人心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褚延娘的妓女,她的脸色如朝霞般红润,眼神如秋水般明媚。她的发饰和鬓发都显得格外浓密,轻纱透出她香肩的肌肤。她不说话,却流露出深情,让人忍不住回头,斜眼打量却又不知她的心意。她的百般姿态如同珠翠般耀眼。她低声询问石井的深浅,似乎在探询爱情的深度。她微微靠近,似乎要告诉我我们有千里之缘。饮酒散去时,西池的凉月正好映在纱窗上,一句话便牵动了我的心。
作者介绍:
晁补之(约1050—1120),字叔明,号孟弱,宋代诗人、词人,以词著称。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作品风格清新脱俗。晁补之的创作受到了当时社会风气及个人经历的影响,深刻描绘了女性的情感与美。
创作背景:
《御街行 其二 汶妓褚延娘》是晁补之对当时社会风气以及妓女生活的深刻观察与体悟。通过描写褚延娘的美丽与情感,反映出诗人对女性的关怀与理解,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妓女的偏见与现实处境。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妓女的美丽与情感,诗中通过色彩的对比与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女子的娇美与复杂的内心世界。首联用“脸色朝霞红腻”和“眼色秋波明媚”来形容褚延娘的美貌,形成鲜明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的描写则更为细致,诗人通过“云度小钗浓鬓”和“雪透轻绮香臂”展现了女子的优雅与妩媚。
全诗的情感表达由静转动,开始时的凝视与沉默,逐渐引入情感的流露,尤其是“不语凝情”的描写,巧妙地传达了情感的深邃与复杂。诗中提到的“同心有缘千里”更是传达了人与人之间深刻的情感联系,使得整首诗在描绘美丽的同时,也透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诗的结尾通过“饮散西池,凉蟾正满纱窗,一语系人心里”将情感推向高潮,既有对景色的描绘,也将个人情感与环境相结合,表现了一种无形的牵绊。整首诗在情感的流动与景物的描绘之间形成了和谐的统一,展示了晁补之对诗歌艺术高超的把握能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褚延娘的美丽与情感,展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人际关系的思考,表达了对女性的关怀与理解,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美丽描述,还承载着更深层的情感与文化内涵,表现了诗人对艺术与生活的理解。
诗词测试:
诗中描述褚延娘的眼神用哪个自然现象比喻?
“不语凝情”意指什么?
诗中“百态生珠翠”主要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