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古阳关/阳关引 寄无斁八弟宰宝应》

时间: 2025-05-07 05:05:56

诗句

暮草蛩吟噎。

暗柳萤飞灭。

空庭雨过,西风紧,飘黄叶。

卷书帷寂静,对此伤离别。

重感叹、中秋数日又圆月。

沙觜樯竿上,淮水阔。

有飞凫客,词珠玉,气冰雪。

且莫教皓月,照影惊华发。

问几时、清尊夜景共佳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05:56

原文展示:

古阳关/阳关引 寄无斁八弟宰宝应

暮草蛩吟噎。暗柳萤飞灭。
空庭雨过,西风紧,飘黄叶。
卷书帷寂静,对此伤离别。
重感叹中秋数日又圆月。
沙觜樯竿上,淮水阔。
有飞凫客,词珠玉,气冰雪。
且莫教皓月,照影惊华发。
问几时清尊夜景共佳节。

白话文翻译:

傍晚的草丛里,蟋蟀的鸣叫变得微弱;
昏暗的柳树下,萤火虫也飞走了。
空旷的庭院里,雨过之后,西风凛冽,
黄叶随风飘落。
卷起书帷,四周静悄悄的,
此时此刻不禁感叹离别的伤感。
中秋的明月又将圆满,
沙洲上,船桅高耸,淮水浩渺。
有飞来的大雁,像珠玉般的词句,
气息如冰雪般清冷。
且不要让皓月照在我的白发上,
问何时才能共饮清酒,赏夜景,共度佳节?

注释:

  • :蟋蟀,鸣虫。
  • :哽咽,这里形容蟋蟀的鸣叫微弱。
  • 暗柳:昏暗的柳树,给人一种忧伤的氛围。
  • 飞凫:飞来的大雁,象征着远方的朋友或客人。
  • 皓月:明亮的月亮,象征着团圆和思念。
  • 清尊:清酒,指清淡的酒,常用于宴请或庆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1054年-1120年),字公辅,号山人,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风格清新高远,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朋友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离别的感伤。诗中提到的中秋佳节,正是传统的团圆节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他对团圆的渴望和对朋友的祝福。

诗歌鉴赏:

这首《古阳关/阳关引 寄无斁八弟宰宝应》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和对友情的珍视。开篇以“暮草蛩吟噎”引入,描绘出一个秋天傍晚的情景,蟋蟀的鸣叫声显得微弱,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接着“暗柳萤飞灭”,暗示着美好时光的逝去,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用“空庭雨过,西风紧,飘黄叶”展现了秋天的萧瑟,雨后的庭院显得更加清冷,黄叶的飘落更是增添了离别的愁绪。“卷书帷寂静”意指在静谧的环境中,诗人思绪万千,感慨离别的痛苦。中秋的圆月象征着团圆,但在此刻却让人倍感思念。

后半部分“沙觜樯竿上,淮水阔”描绘了宽广的淮水,象征着无尽的距离和隔阂。飞来的大雁象征着远方的友人,诗人希望能与友人共享美酒和佳节,但现实中的离别却让这一切变得无比渺小。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与对团圆的渴望,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暮草蛩吟噎:傍晚的草丛中,蟋蟀的鸣叫声显得微弱,反映出一种孤独与愁苦。
  2. 暗柳萤飞灭:昏暗的柳树下,萤火虫也悄然飞去,暗示着美好时光的消逝。
  3. 空庭雨过,西风紧,飘黄叶:清雨过后,西风凛冽,庭院空荡,黄叶随风飘落,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
  4. 卷书帷寂静,对此伤离别:在静谧的环境中,感慨离别之苦,情感迸发。
  5. 重感叹中秋数日又圆月:中秋佳节即将到来,圆月象征着团聚,但此刻却令诗人倍感思念。
  6. 沙觜樯竿上,淮水阔:描绘淮水的广阔,象征着距离与隔阂。
  7. 有飞凫客,词珠玉,气冰雪:飞来的大雁象征远友,像珠玉般的言辞,气息清冷。
  8. 且莫教皓月,照影惊华发:希望不要让明亮的月光照在白发上,寓意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9. 问几时清尊夜景共佳节:询问何时才能与友人共享美酒与佳节,表达对团圆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飞凫客,词珠玉”,将大雁比喻成珍贵的词句,强调其重要性。
  • 拟人:如“蛩吟噎”,赋予蟋蟀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如“空庭雨过,西风紧”,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团圆的主题展开,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团圆的渴望,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叶: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流逝。
  • 明月:象征着团圆、思念与希望。
  • 淮水:象征着距离与隔阂,寓意着人与人之间的遥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秋天的象征是什么? A. 生命的繁荣
    B. 离别的伤感
    C. 喜庆的团圆

  2. “卷书帷寂静”中的“卷书帷”指的是什么?
    A. 书本的卷起
    B. 书帷的闭合,表示静谧
    C. 书房的装饰

  3. 诗中通过什么意象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
    A. 蟋蟀的鸣叫
    B. 明亮的月亮
    C. 飞来的大雁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在意象上更为直接,通过月光引发对家乡的回忆。
  • 《月夜忆舍弟》:以更为直接和细腻的方式表现兄弟之间的情感,情感更为浓烈。

参考资料:

  • 《宋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的魅力与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玉簟凉 客有以凉枕遗者,倚此谢之 玉簟凉 重至金陵,寓斋寥寂,閒庭对月,凄然其为秋也 玉簟凉 己未七夕,和其年韵 玉簟凉 七夕有感和其年 玉簟凉 立秋 玉簟凉·凉枕 忆萝月 夜坐忆儿 忆萝月 其二 忆萝月 锦炎游澉浦归,述鹰窠山晨景,为谱两阕。 其一 忆萝月 自锄明月种梅花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删芜就简 取夺 包含手的成语 麦字旁的字 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快板儿 尸禄害政 米字旁的字 榷束 清霁 八字旁的字 班开头的成语 私字儿的字 自字旁的字 孤豚 而今而后 一代宗工 龙争虎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