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子夜歌 其八》

时间: 2025-05-09 07:26:48

诗句

四十未枯杨,生稊亦云好。

虽非木槿花,亦自能爱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7:26:48

原文展示:

四十未枯杨,生稊亦云好。虽非木槿花,亦自能爱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人到了四十岁还没有干枯,仍然有生机,虽然不是如木槿花那样美丽,但也能够欣然接受衰老。

注释:

  • 四十未枯杨:四十岁还没有像杨树一样干枯,表示人在中年依然充满活力。
  • 生稊亦云好:即使生长得不如意(稊指禾苗),也仍然可以认为是好事,意在强调积极的心态。
  • 虽非木槿花:木槿花开得美丽,诗人自谦,承认自己没有那么美丽的外表。
  • 亦自能爱老:同样能享受衰老的过程,表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大均,明代诗人,生于16世纪,因其对传统文化的深厚理解和独特的诗风而受到后人的尊敬。他的诗歌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风格多样。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一个社会变革的时期,传统的价值观受到冲击,个体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感受成为诗歌表达的重要主题。

诗歌鉴赏:

《子夜歌 其八》在简短的诗句中传达了深刻的哲理与情感。诗人以“未枯”的杨树作为自我形象的比拟,表达了自己在四十岁时仍然充满活力与希望。这里的杨树象征着坚韧与生命力,尽管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依旧生机勃勃。

接着,诗人提到的“生稊亦云好”,则体现了一种对于生命状态的接纳与理解。即便生活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依然能够保持一份乐观的态度。这种情感在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因为人们常常沉迷于对完美的追求,忽视了生活本身的美好。

“虽非木槿花”,诗人并不因外在的美丽而自卑,反而以一种自信的姿态面对衰老。“亦自能爱老”则更进一步地传达了对岁月的珍视与接受,展现了一种成熟的智慧与从容。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老去的理解,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四十未枯杨:强调年纪虽大,但精神尚在,体现出一种生命的坚韧。
  • 生稊亦云好:无论生活多么艰辛,依然持有积极的态度。
  • 虽非木槿花:自谦,承认自身不如他人,但不因此而感到失落。
  • 亦自能爱老:展现出对自己生命历程的欣赏,表现出一种宽容与豁达。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杨树”与“木槿花”作对比,展现出对生命状态的反思。
  • 对仗:诗中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 拟人:赋予植物以人的情感,使得诗意更为深厚。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展现对生命的热爱与接受,即使在衰老的过程中也能够找到生活的美好,传达了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树:象征着坚韧与生机。
  • 木槿花:象征着美丽与短暂,代表外在的吸引力。
  • 爱老:代表对岁月的接受与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未枯”的植物是什么?

    • A. 槐树
    • B. 杨树
    • C. 木槿花
    • D. 桃树
  2. 诗人对衰老的态度是?

    • A. 怨恨
    • B. 接受和欣赏
    • C. 忽视
    • D. 恐惧
  3. “生稊亦云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 B. 对生活艰辛的无奈
    • C. 对生命状态的积极认可
    • D. 对外貌的自卑

答案:

  1. B. 杨树
  2. B. 接受和欣赏
  3. C. 对生命状态的积极认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将进酒》与《子夜歌 其八》均探讨了人生的态度,但前者更为豪放,后者则体现了成熟的接纳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屈大均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马德骏微恙既平作此劳之 山中遣兴五首 送孙宾老守三池二首 送史唐英二首 谒金门 偶连日食鸡夜梦有截一支者颇怜之有谓予言鸡 有感 书怀 次韵大人书怀 予游潼川将访魏城令君李仲明而不果作此寄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开山祖师 支字旁的字 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艸字旁的字 兀字旁的字 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孤灯挑尽 甜言媚语 厂字头的字 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括耳 勾爪居牙 整军饬武 金英 豆字旁的字 千载一会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井开头的成语 自我安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