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6:52
送蜀客
作者: 张籍 〔唐代〕
蜀客南行祭碧鸡,
木绵花发锦江西。
山桥日晚行人少,
时见猩猩树上啼。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来自蜀地的客人南行的情景。他在碧鸡山祭祀,木绵花在锦江边盛开。傍晚时分,山间的桥上行人稀少,偶尔能听到猩猩在树上啼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碧鸡”是蜀地的名山,常与祭祀相关联,体现出诗人的文化背景和对故乡的情感。
作者介绍:
张籍,唐代诗人,生于约763年,卒年不详,字希言,号少白,原籍陇西,后居长安。他的诗歌风格朴实自然,常以民生为题材,体现了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反映了当时人们出行的习俗以及对自然景色的关注。诗中描绘的蜀客南行,既表达了对朋友的送别之情,也展现了当地的自然风光。
《送蜀客》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了南行客人即将离别的情景。这首诗的意境悠远,诗人张籍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蜀地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诗的开头便用“蜀客南行祭碧鸡”引入,直接表明了诗的主题——送别。之后,描绘了“木绵花发锦江西”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相融,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接下来的“山桥日晚行人少”则转向了时间的流逝和人情的冷淡,傍晚时分,山桥上的行人逐渐稀少,给人一种孤独感,似乎在暗示着送别的伤感。最后一句“时见猩猩树上啼”则用猩猩的啼叫声为诗增添了生动的音色,同时也加深了离别的情绪,猩猩的叫声仿佛在呼应着诗人内心的惆怅。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通过描绘蜀客的离去,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美好自然的向往,情感真挚而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离别与思乡,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故乡的怀念,情感细腻而深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蜀客”指的是哪个地方的人?
A. 四川
B. 陕西
C. 云南
D. 贵州
诗中提到的“木绵花”生长在哪条河流旁?
A. 黄河
B. 长江
C. 锦江
D. 淮河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动物是什么?
A. 鸟
B. 猩猩
C. 狐狸
D. 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