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蜀客》

时间: 2025-05-07 09:46:52

诗句

蜀客南行祭碧鸡,木绵花发锦江西。

山桥日晚行人少,时见猩猩树上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6:52

原文展示

送蜀客
作者: 张籍 〔唐代〕
蜀客南行祭碧鸡,
木绵花发锦江西。
山桥日晚行人少,
时见猩猩树上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来自蜀地的客人南行的情景。他在碧鸡山祭祀,木绵花在锦江边盛开。傍晚时分,山间的桥上行人稀少,偶尔能听到猩猩在树上啼叫。

注释

字词注释:

  • 蜀客:来自蜀地的客人。
  • 南行:向南走。
  • 碧鸡:指碧鸡山,位于今四川省。
  • 木绵花:一种花,指的是棉花的花。
  • 锦江:指的是四川的锦江。
  • 山桥:山中的桥。
  • 猩猩:一种红色的猩猩,常用来形容声音。

典故解析:
“碧鸡”是蜀地的名山,常与祭祀相关联,体现出诗人的文化背景和对故乡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籍,唐代诗人,生于约763年,卒年不详,字希言,号少白,原籍陇西,后居长安。他的诗歌风格朴实自然,常以民生为题材,体现了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反映了当时人们出行的习俗以及对自然景色的关注。诗中描绘的蜀客南行,既表达了对朋友的送别之情,也展现了当地的自然风光。

诗歌鉴赏

《送蜀客》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了南行客人即将离别的情景。这首诗的意境悠远,诗人张籍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蜀地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诗的开头便用“蜀客南行祭碧鸡”引入,直接表明了诗的主题——送别。之后,描绘了“木绵花发锦江西”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相融,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接下来的“山桥日晚行人少”则转向了时间的流逝和人情的冷淡,傍晚时分,山桥上的行人逐渐稀少,给人一种孤独感,似乎在暗示着送别的伤感。最后一句“时见猩猩树上啼”则用猩猩的啼叫声为诗增添了生动的音色,同时也加深了离别的情绪,猩猩的叫声仿佛在呼应着诗人内心的惆怅。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通过描绘蜀客的离去,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美好自然的向往,情感真挚而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蜀客南行祭碧鸡:描绘蜀客向南行进,去碧鸡山祭祀的场景,暗示对故乡的眷恋。
  • 木绵花发锦江西:描绘锦江边木绵花盛开的美丽景象,体现了自然的生机。
  • 山桥日晚行人少:傍晚时分,山桥上行人稀少,营造出一种静谧和孤独的氛围。
  • 时见猩猩树上啼:偶尔听到猩猩在树上叫,增添了生动的音色和情感的层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猩猩”的啼叫与离别的情感相联系。
  • 对仗:诗句中存在对仗的结构,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离别与思乡,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故乡的怀念,情感细腻而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蜀客:象征着离别的游子,传达了对友人的念想。
  • 碧鸡:象征着故乡的文化和传统。
  • 木绵花:代表着生机与美好,象征着自然的富饶。
  • 猩猩:象征着孤独和离别时的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蜀客”指的是哪个地方的人?
    A. 四川
    B. 陕西
    C. 云南
    D. 贵州

  2. 诗中提到的“木绵花”生长在哪条河流旁?
    A. 黄河
    B. 长江
    C. 锦江
    D. 淮河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动物是什么?
    A. 鸟
    B. 猩猩
    C. 狐狸
    D. 熊

答案:

  1. A. 四川
  2. C. 锦江
  3. B. 猩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是送别主题,情感细腻。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描绘自然景色与离别情感。

诗词对比:

  • 张籍的《送蜀客》与李白的《送友人》都表现了对友人的送别,但张籍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李白则关注友情的深厚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张太傅生日诗 采桑子 丁卯上元灯夕 次韵和史馆吕相公九日偶成 诉衷情 句 其二十一 立春祀太乙 元日词其三·御阁 踏莎行·细草愁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提手旁的字 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字头的字 睹影知竿 归老林下 癶字旁的字 摛藻绘句 穹枝 佞谄 伤禽 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恃才矜贵 虎踞龙盘 門字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烦天恼地 上南落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