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2:36
骠国乐,骠国乐,出自大海西南角。
雍羌之子舒难陀,来献南音奉正朔。
德宗立仗御紫庭,黈纩不塞为尔听。
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
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
曲终王子启圣人,臣父愿为唐外臣。
左右欢呼何翕习,至尊德广之所及。
须臾百辟诣阁门,俯伏拜表贺至尊。
伏见骠人献新乐,请书国史传子孙。
时有击壤老农父,暗测君心闲独语。
闻君政化甚圣明,欲感人心致太平。
感人在近不在远,太平由实非由声。
观身理国国可济,君如心兮民如体。
体生疾苦心憯凄,民得和平君恺悌。
贞元之民若未安,骠乐虽闻君不叹。
贞元之民苟无病,骠乐不来君亦圣。
骠乐骠乐徒喧喧,不如闻此刍荛言。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2:36
骠国乐,骠国乐,出自大海西南角。
雍羌之子舒难陀,来献南音奉正朔。
德宗立仗御紫庭,黈纩不塞为尔听。
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
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
曲终王子启圣人,臣父愿为唐外臣。
左右欢呼何翕习,至尊德广之所及。
须臾百辟诣阁门,俯伏拜表贺至尊。
伏见骠人献新乐,请书国史传子孙。
时有击壤老农父,暗测君心闲独语。
闻君政化甚圣明,欲感人心致太平。
感人在近不在远,太平由实非由声。
观身理国国可济,君如心兮民如体。
体生疾苦心憯凄,民得和平君恺悌。
贞元之民若未安,骠乐虽闻君不叹。
贞元之民苟无病,骠乐不来君亦圣。
骠乐骠乐徒喧喧,不如闻此刍荛言。
骠国乐,骠国乐,来自大海的西南角。
雍羌的儿子舒难陀,来献南方的音乐,奉上朝廷的礼乐。
德宗皇帝在紫禁城中设立仪仗,乐声不绝于耳。
玉螺一吹,头发如松树般竖起;
铜鼓一击,文人纷纷舞动。
珠缨闪耀,星宿摇曳;
花鬘在舞步中如龙蛇般扭动。
乐曲结束后,王子启圣人,臣子愿意成为唐朝的外臣。
四周欢呼声阵阵,至尊的德行广及四方。
不久,百官纷纷来朝,俯伏在阁门前,恭贺至尊。
我看到骠国人献上新乐,恳请将国史记载传给子孙。
此时有个击壤的老农,暗自揣测君主的心思,闲聊着。
听说您治理国家非常圣明,想感动人心以实现太平。
感动人心在近不在远,太平的基础在于实而非声。
观察自己的行为,治理国家,国家就能富强,
君主如同心脏,百姓如同身体。
身体生病痛苦,心也感到凄凉;
人民得到和平,君主就会仁爱。
贞元之民如果还不安宁,骠乐虽闻君也不会赞叹。
贞元之民若无疾苦,骠乐不来君亦圣。
骠乐骠乐徒喧喧,不如倾听这一番朴素之言。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作品涉及政治、社会、爱情等多个方面。白居易的诗风影响深远,被后世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
《骠国乐-欲王化之先迩后远也》创作于唐贞元十七年,正值德宗皇帝治下,国家政治相对稳定,但民生问题仍然突出。诗作通过描绘骠国乐的献乐场景,表达了对国家治理和民生安宁的关注,借乐声抒发对君主的期望。
《骠国乐》以音乐作为引子,通过描绘乐舞场景,引出对国家治理的思考。诗中反复提到“骠乐”,象征着外来文化的输入,同时也揭示出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深刻见解。白居易在诗中强调,真正的太平并非仅靠华丽的乐声所能实现,而是来自于人民的安定与内心的和谐。
诗中通过对比“骠乐”与“刍荛言”,指出华丽的音乐无法替代实质的民生福祉,强调了民心的重要性。诗的后半部分更是直言不讳,表达出对于政局的观察与期盼,指出“君如心兮民如体”,生动地阐释了君主与百姓的关系。
整首诗在欢快的乐声与严肃的政治思考之间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白居易作为诗人的深邃思考与对社会的责任感。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诗人将政治与音乐巧妙结合,在赞美音乐的同时,也传达出对社会安定的渴望与期待。
骠国乐,骠国乐,出自大海西南角。
表达骠国乐的来源,强调其异域风情。
雍羌之子舒难陀,来献南音奉正朔。
描述使者的身份与献乐的目的,说明礼乐的重要性。
德宗立仗御紫庭,黈纩不塞为尔听。
体现皇帝的威严与乐声的悠扬。
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
形象生动地描绘乐器声响对人的影响。
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
进一步渲染乐舞的热闹场面。
曲终王子启圣人,臣父愿为唐外臣。
结束乐曲,转向对国家的期望。
左右欢呼何翕习,至尊德广之所及。
反映臣民对君主的拥戴与赞美。
须臾百辟诣阁门,俯伏拜表贺至尊。
描述朝臣向皇帝请安的场景,显示政治礼仪。
伏见骠人献新乐,请书国史传子孙。
表达对骠人乐器的重视,希望其流传后世。
时有击壤老农父,暗测君心闲独语。
引入老农的视角,体现民间声音。
闻君政化甚圣明,欲感人心致太平。
强调治理的重要性,期望民心归顺。
感人在近不在远,太平由实非由声。
指出内政的重要性,强调实质与表象的关系。
观身理国国可济,君如心兮民如体。
形象地表述君民关系。
体生疾苦心憯凄,民得和平君恺悌。
描述民众疾苦,反映统治者的责任。
贞元之民若未安,骠乐虽闻君不叹。
直言即使乐声响亮,若民不安则无意义。
贞元之民苟无病,骠乐不来君亦圣。
强调民生安宁的重要性。
骠乐骠乐徒喧喧,不如闻此刍荛言。
最后总结,认为实际的治理与民生更为重要。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赞美骠国乐,反映出对国家治理的思考。白居易强调,真正的太平不在于外在的华丽与表象,而在于内心的安宁与民生的富足。他通过音乐的形式,引导读者关注社会生活的本质,表达出对民众生活状况的关心与期望。
骠国乐的献乐使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乐器不包括哪一种?
诗中提到“君如心兮民如体”,意图表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