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3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30:08
玉蝴蝶
梁生镇园亭有兰名玉蝴蝶,即席赋一首
——作者:杨慎 〔明代〕
蝴蝶不随春去,玉英瑶蕊,犹自娟娟。
潇洒水边林下,洗净朱铅。
嫦娥来梁园月下,青女降楚畹霜前。
更山阴婆娑一老,觞咏群贤。
当年。紫茎绿叶,纫华杂佩,故事陈篇。
何似今宵,长歌石磴泻红泉。
醉归去香携满袖,似相逢解佩江仙。
散尘缘猗猗一曲,琼轸冰弦。
蝴蝶不随春天而去,玉英和瑶蕊,依然是那么娇美。
在水边和林下潇洒自在,洗去那朱红铅华。
嫦娥在梁园的月光下降临,青女在楚畹的霜前现身。
再看山阴,婆娑起舞的老者,举杯吟咏群贤。
往年时光,紫茎绿叶,编织华丽的佩饰,旧事重提。
今宵何等美好,长歌在石阶上流泻如红泉。
醉归时香气满袖,仿佛与江仙重逢解佩。
散去的尘缘,悠然一曲,琼轸如冰弦。
作者介绍:杨慎(1488—1559),字用之,号升庵,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曾任翰林院编修,精通诗词、书法、绘画等。他在诗歌创作上强调意境,常融入历史典故,风格独特,形成了“雅而不俗”的风范。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明代,杨慎在梁生镇的园亭中即兴而作,灵感来源于亭中盛开的玉蝴蝶兰花。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往昔岁月的追忆。
《玉蝴蝶》这首诗以“玉蝴蝶”兰花为引,运用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和人间的芬芳。诗中通过“蝴蝶不随春去”表明了自然的恒常与美的永存,接着描绘了在水边和林下的潇洒情景,仿佛在提醒人们在繁华过后,也要保持内心的清净。
“嫦娥来梁园月下,青女降楚畹霜前”这一句,将神话与现实结合,赋予了园中兰花更多的灵性与传奇色彩,进而引导读者思考美的源泉与人性的思绪。随着诗的深入,作者引入了往日的回忆,紫茎绿叶象征着生机与活力,过去的故事仿佛在耳边回响。
在这一连串的描绘中,诗人逐渐将情感推向高潮,借酒歌长歌石磴的美好时光,再到醉归时的香气满袖,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与珍惜。诗末“琼轸冰弦”寓意清冷而高雅的乐音,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与美好的回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对往日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对生命美好瞬间的珍惜,以及对过去的怀念与思考,情感深沉而优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嫦娥”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紫茎绿叶,纫华杂佩”形象地描绘了__。
判断题: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繁华生活的追忆。(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