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1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18:55
继室侯家古有闻,
荧粕还得配枢臣。
香严童子先成佛,
琐骨仙人后化身。
共喜伯仁今有母,
何妨小德外无亲。
向来已悟空乘法,
全作西方会上人。
这首诗表达了对楼少阳母亲的悼念。诗中提到继室侯家的传闻,荧粕(指一种古代的食物)能够配得上枢密大臣。香严童子早已成佛,琐骨仙人则是后来化身的。大家都为伯仁(指楼少阳)感到高兴,他终于有了母亲,虽说小德(指小的德行)没有亲近的亲人。过去早已领悟了空乘的法门,他如今成为西方会上的人。
姜特立,宋代诗人,字德明,号阮亭,因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而受到后世推崇。他的诗作多以抒情见长,尤擅长描绘人情世态。
这首诗作于楼少阳母亲去世之际,表达了对其母亲的哀悼之情及对楼少阳的关怀。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家庭关系和亲情的重视。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调描绘了对逝者的怀念,融入了对佛教哲理的思考,展现出诗人深邃的宗教观和人生态度。开篇提到“继室侯家古有闻”,暗示着对逝者身份的尊重与怀念。接着通过荧粕与枢臣的比喻,隐喻即使是普通的食物,也能与高官相配,传递出一种平等与尊重的思想。
“香严童子先成佛,琐骨仙人后化身”则体现了对生死轮回的理解,强调了生命的转化与升华。随后提到的“共喜伯仁今有母”,既是对楼少阳的安慰,也流露出对母亲的敬仰与感激。最后一句“全作西方会上人”则是将对逝者的思念上升到宗教的层面,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思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提到的“荧粕”象征什么?
“香严童子”指的是:
诗中强调生死轮回的句子是:
答案: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对比,姜特立的诗更注重于对亲情的珍视与哲理的思考;李白则更多表现了个体的孤独与洒脱。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