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嘉兴九日寄丹阳亲故》

时间: 2025-05-06 02:07:41

诗句

穷年路岐客,西望思茫茫。

积水曾南渡,浮云失旧乡。

海边寻别墅,愁里见重阳。

草露荷衣冷,山风菊酒香。

独谣看坠叶,远目遍秋光。

更羡登攀处,烟花满练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7:41

原文展示:

穷年路岐客,西望思茫茫。
积水曾南渡,浮云失旧乡。
海边寻别墅,愁里见重阳。
草露荷衣冷,山风菊酒香。
独谣看坠叶,远目遍秋光。
更羡登攀处,烟花满练塘。

白话文翻译:

整年在路上的客人,向西望去,思绪无边无际。
往日的积水曾经南渡,今天的浮云却让我失去了故乡的踪影。
在海边寻找别墅,却在愁苦中见到了重阳节的到来。
草上的露水使我的衣服变得冰冷,山间的风送来菊花酒的香气。
独自吟唱着看那飘落的树叶,远望四周尽是秋天的光景。
更加羡慕那些能攀登高处的人,那里烟花绽放如同满塘的水面。

注释:

  • 穷年:整年,表示长时间的旅途。
  • 路岐:指道路的分岔,寓意行路艰难。
  • 西望:向西方眺望,表达思乡之情。
  • 积水:比喻往日的记忆,曾经的幸福时光。
  • 南渡:指往南方渡过,象征着离乡背井。
  • 失旧乡:失去了故乡,说明作者心中对故土的思念。
  • 重阳:重阳节,象征着团圆与思念。
  • 草露:草上的露水,象征着清冷的早晨。
  • 菊酒:菊花酒,重阳节的传统饮品,象征着节日的气氛。
  • 独谣:独自歌唱,表达孤独的情感。
  • 烟花:美丽的景象,引申出对繁华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权德舆(约748年-约828年),字子直,号季明,唐代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权德舆在文学上有较高的造诣,尤其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九月重阳节前后,诗人身处嘉兴,心中思念远在丹阳的亲友。重阳节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节日,象征着团圆与思念,诗人借此节日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深切的怀念之情。

诗歌鉴赏:

《嘉兴九日寄丹阳亲故》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作。权德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生动地表达了他在外游子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开头两句“穷年路岐客,西望思茫茫”将读者带入一个行旅的状态,表现了作者长年在外的无奈与对故乡的眷恋。

诗中提到的“积水曾南渡,浮云失旧乡”,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水与云的意象不仅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暗示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接着转到重阳节,作者在海边寻别墅却在愁苦中遇见节日,显示出节日的喜庆与自己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突。

后半部分的“草露荷衣冷,山风菊酒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温暖的氛围,暗示着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最后两句“更羡登攀处,烟花满练塘”,表达了对那些能够享受美好生活、团聚的人的羡慕,使得整首诗在思乡与向往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感弧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穷年路岐客:整年在路上的旅人,暗示了漂泊生活的艰辛。
  2. 西望思茫茫:向西远望,思绪万千,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
  3. 积水曾南渡:往日的记忆如同积水般曾经流动,象征着对过往的追忆。
  4. 浮云失旧乡:浮云飘散,寓意着对故乡的失落感。
  5. 海边寻别墅:试图在海边寻找安宁的栖息地。
  6. 愁里见重阳:在愁苦中迎来重阳节,形成节日与孤独的对比。
  7. 草露荷衣冷:草上的露水使衣服变冷,暗示清晨的寒冷与孤独。
  8. 山风菊酒香:山风中弥漫着菊花酒的香气,呼应重阳节的氛围。
  9. 独谣看坠叶:独自吟唱,观看落叶,体现孤身一人的情感。
  10. 远目遍秋光:远望四周,尽是秋天的景色,感受季节的变迁。
  11. 更羡登攀处:更加羡慕那些能攀登高处的人,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2. 烟花满练塘:烟花绽放,象征着繁华和幸福的场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积水曾南渡”,将记忆比作水流,形象生动。
  • 对仗:如“草露荷衣冷,山风菊酒香”,上下句形成对比,增强节奏感。
  • 拟人:如“浮云失旧乡”,赋予云以情感,使思乡之情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揭示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团圆的渴望,表现出浓厚的乡愁情绪。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积水:象征着过去的记忆与往事。
  • 浮云:代表着漂泊与失落。
  • 草露:象征着清冷与孤独。
  • 菊酒:重阳节的象征,寓意团圆与祝福。
  • 烟花:象征着繁华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权德舆的《嘉兴九日寄丹阳亲故》主要描写了什么主题?

    • A. 友情
    • B. 思乡
    • C. 生活
    • D. 自然
  2. “穷年路岐客”中的“岐”字主要指什么?

    • A. 山
    • B. 路口
    • C. 水
    • D. 云
  3.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失落
    • B. 团圆
    • C. 旅行
    • D. 孤独

答案:

  1. B. 思乡
  2. B. 路口
  3. B. 团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登高》王之涣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思乡之情,但更侧重于夜晚的孤独感。
  • 《月夜忆舍弟》:侧重于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深沉。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

相关查询

日用 王与道尚书挽词 六月十四日微雨极凉 作雪 雨後露坐小酌 斋中杂兴十首以丈夫贵壮健惨戚非朱颜为韵 闲游 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 病中杂咏十首 其二 闭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石字旁的字 谠理 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巳字旁的字 包含厉的词语有哪些 餪女 胶车 春笋怒发 螳螂捕蛇 包含能的成语 禾头生耳 天昏地暗 联襟 言字旁的字 借景生情 包字头的字 晒腹 子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