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1:02
奉和礼部尚书酬杨著作竹亭歌
权德舆 〔唐代〕
直城朱户相逦连,
九逵丹毂声阗阗。
春官自有花源赏,
终日南山当目前。
晨摇玉佩趋温室,
莫入竹溪疑洞天。
烟销雨过看不足,
晴翠鲜飙逗深谷。
独谣一曲泛流霞,
闲对千竿连净绿。
萦回疏凿随胜地,
石磴岩扉光景异。
虚斋寂寂清籁吟,
幽涧纷纷杂英坠。
家承麟趾贵,
剑有龙泉赐,上奉明时事无事。
人间方外兴偏多,
能以簪缨狎薜萝。
常通内学青莲偈,
更奏新声白雪歌。
风入松,云归栋,
鸿飞灭处犹目送。
蝶舞闲时梦忽成,
兰台有客叙交情,
返照中林曳履声。
直为君恩催造膝,
东方辨色谒承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春日景象,朱红的城门相互连接,热闹的街道上传来车马辘辘的声响。春天的官员们有花的赏赐,整日都能看到南山的美景。
晨曦中,摇动着玉佩步入温室,然而不要轻易进入竹溪,那里仿佛是仙境。烟雾散去,雨过天晴,景色让人看得不够,清晨的阳光和微风轻拂深谷。
我独自吟唱一曲,飘荡在晚霞之中,悠闲地面对着千竿竹子,绿意盎然。蜿蜒的山水随胜地而回旋,石阶和岩石的门扉展现出不同的光景。
在静谧的书斋中,我清吟着空灵的乐曲,幽静的山涧中,花瓣纷飞。我的家族承载着贵族的荣光,佩剑由龙泉所赐,向明时的事务奉上无事之礼。
人世间的兴致总是偏多,能够借着簪缨与薜萝的幽雅相交。常常通晓内学的青莲偈,更奏出崭新的白雪歌。
风吹入松林,云归于屋檐,鸿雁飞往远处时仍然回头观看。蝴蝶在闲暇时舞动,梦境瞬间成真,兰台有客人相聚叙情,返照映在林间,脚步声轻轻摇曳。
这都是因为君主的恩惠促使我前来,东方的光辉辨别着色彩,恭敬地去觐见明君。
权德舆(约713年-约785年),字仲明,唐代著名诗人,曾任礼部尚书。他的诗歌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常融入哲理思考。
这首诗是在与杨著作的竹亭相聚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唐代文人对山水田园的热爱和对社会政治的思考。
《奉和礼部尚书酬杨著作竹亭歌》是一首典型的唐代山水田园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人情谊的珍视。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春日的美丽景象,朱红的城门和繁忙的街道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清晨的温室中摇晃的玉佩,和竹溪的仙境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
诗中对自然风光的细致描写,不仅展现了唐代文人对山水的热爱,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追求。诗人独自吟唱,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尤其是最后几句,表达了对君主的感激与忠诚,同时也流露出对人世繁华的旁观与思考,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语言精练,意象丰富,使用了诸多修辞手法,如对仗和比喻,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惜,展现了唐代文人高雅的情趣与深邃的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政治的思考,展现了唐代文人高雅的情趣与深邃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朱户”象征什么?
诗人对南山的感情是:
“晨摇玉佩趋温室”中的“玉佩”象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