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2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28:39
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马迹山见寄
作者:权德舆 〔唐代〕
杳杳尘外想,悠悠区中缘。
如何战未胜,曾是教所牵。
远郊有灵峰,夙昔栖真仙。
鸾声去已久,马迹空依然。
丹崖转初旭,碧落凝秋烟。
松风共萧飒,萝月想婵娟。
内兄蕴遐心,嘉遁性所便。
不能栖枳棘,且复探云泉。
中有冥寂人,闲读逍遥篇。
联袂共支策,抠衣尝绝编。
徐行石上苔,静韵风中弦。
烟霞湿儒服,日月生寥天。
新诗来起予,璀璨六义全。
能尽含写意,转令山水鲜。
若闻笙鹤声,宛在耳目前。
登攀阻心赏,愁绝空怀贤。
出处岂异途,心冥即真筌。
暂从西府檄,终卧东菑田。
不嫌予步蹇,但恐君行膻。
如能固旷怀,谷口期穷年。
在幽远的尘外我思念,悠长的缘分在区中。
如何战斗未能胜利,却仍受教导的牵引。
远方的郊野有座灵峰,昔日栖息过真仙。
鸾鸟的声音已经远去,马迹仍然空留在这里。
丹崖上阳光初现,碧空中浓烟弥漫。
松风轻摇声萧飒,萝月映照出嫣然的美。
内兄心境深远,顺应本性而隐逸。
不能在荆棘中栖息,暂且去探寻云间泉水。
其中有位静谧的人,闲适地阅读逍遥的篇章。
我们携手共支策,抠衣服时尝试绝妙的编织。
在石上漫步着青苔,静谧的韵律在风中悠扬。
烟霞使儒服湿润,日月生发出寥廓的天空。
新诗来激励我,光辉灿烂的六义全。
能尽情表达意境,使山水更加鲜活。
若能听到笙声和鹤鸣,仿佛就在耳边响起。
攀登的阻碍让心情愈发烦恼,愁苦令人空怀贤才。
出处未必是不同道路,心灵的深处即为真实的筌。
暂时自西府下笔,最终在东菑田安卧。
不嫌我步履缓慢,只怕你行程艰难。
如果能保持宽广的心怀,期待在谷口共度长年。
作者介绍:权德舆,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与人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本诗是回应李二十二兄的寄信,在马迹山时的感受。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的向往,表现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马迹山见寄》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古诗。诗中,权德舆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和内心的思绪,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整首诗的意象丰富,层次分明,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在“杳杳尘外想,悠悠区中缘”中,诗人开篇即将自己置于尘世之外,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而后续的描写则继续扩展这种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诗中“远郊有灵峰,夙昔栖真仙”,不仅描绘了山水的灵秀之美,同时也隐含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鸾声的消逝与马迹的空留,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流逝与无常。接下来的描写,如“丹崖转初旭,碧落凝秋烟”,则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表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与友共游的情景,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新诗来起予,璀璨六义全”,不仅是对作品创作的自信,也是对艺术追求的坚定信念。最后,诗人以“如能固旷怀,谷口期穷年”作结,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重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思与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杳杳尘外想”意指什么?
“丹崖转初旭”中的“丹崖”指的是: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相比,权德舆的诗更注重内心的思考与情感的表达,而王维则在意境的营造上更为细腻。两者都体现了对友谊和自然的赞美,但风格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