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0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8:35
答梁大夫断求息缘以跻高蹠兼简清臣大夫
作者:韩维 〔宋代〕
人生会有本,本得求自忘。
缘来与之俱,源壮流亦长。
趋高顾为下,在得良已亡。
金仙不吾欺,庄生助之扬。
嗟我闻道浅,妄言岂非狂。
缅怀终南山,紫翠峨宫墙。
二贤谢尘滓,接翼参云翔。
相望孰去远,共此爱日光。
人生自有其根本,根本的追求自应忘却。
缘分的到来与我相伴,根源深厚,流长如水。
向上攀登却又顾忌身下,所获得的良机已然失去。
金仙不会对我欺骗,庄周会助我飞扬。
唉,我所学的道理太浅薄,妄言岂不是狂妄?
我怀念终南山,紫色和翠绿的高宫墙。
二位贤者告别尘世,展翅高飞如云。
相望谁去得更远,共同珍惜这日光。
作者介绍:韩维,宋代诗人,以清新、洒脱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与哲理,常有隐逸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韩维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之时,表达了他对道理的追求、对尘世的超脱,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这首诗以人生哲理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索与对理想的追求。开篇即以“人生会有本,本得求自忘”引入,强调人生的根本在于内心的觉悟,而非外在的追求。诗人通过“缘来与之俱,源壮流亦长”表达了缘分的重要性,暗示人际关系和人生经历交织成一幅长河。
在诗的中段,诗人表现出对物质世界的反思,指出“趋高顾为下”,说明他对追求高位的无奈与失落。接着提及“金仙不吾欺,庄生助之扬”,表现了对道教思想的认同,借庄周之名,强调自由与真实的生活态度。
后半部分的“缅怀终南山,紫翠峨宫墙”则引发了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终南山作为道教的圣地,代表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最后以二贤的比喻,展现了对高洁人格的崇敬,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默契与共鸣。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命运与缘分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深刻思考与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仙”指的是哪类人物?
A. 文人
B. 道教神仙
C. 武将
D. 平民
诗人对追求高位的态度是?
A. 积极
B. 无奈
C. 忽视
D. 渴望
“缅怀终南山”中“终南山”象征着什么?
A. 物质财富
B. 隐逸与高洁的生活
C. 战争
D. 商业繁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饮酒》相比,韩维的此诗在思想上更为哲理与抽象,陶渊明则更具田园与自然的情怀。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对《答梁大夫断求息缘以跻高蹠兼简清臣大夫》的详细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