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4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41:33
醉歌
作者: 汪元量 〔宋代〕
援兵不遣事堪哀,
食肉权臣大不才。
见说襄樊投拜了,
千军万马过江来。
全诗翻译:
援军没有派来,事情令人感到悲哀;
那些吃肉的权臣实在无能。
听说襄樊已经投降,
千军万马便要渡江而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汪元量,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以其豪放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作品常反映社会现实及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时代感。
创作背景:
在宋代,国家面临外敌入侵和内部权臣的权力斗争,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危机的忧虑,对权臣无能的失望与愤怒。此诗正是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关注与反思。
《醉歌》是一首充满忧虑与愤懑的诗作,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以及对无能权臣的不满。诗的开头“援兵不遣事堪哀”,直指当时的国家危机,暗示在外敌威胁下,朝廷未能及时派遣援军,导致了悲惨的局面。这种直接的表述使得读者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无奈和悲哀。
接下来的“食肉权臣大不才”,则通过对权臣生活奢华的描述,展现了他们的无能与腐败。这里的“食肉”不仅指他们的奢侈生活,更是对其贪婪本性的讽刺。这种对比不仅加强了诗的情感冲突,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批判。
最后两句“见说襄樊投拜了,千军万马过江来”,则转向了历史事件的预言,表达了对敌军即将来袭的恐惧与对国家未来的忧虑。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与预言,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揭示了权臣的无能与国家危机的紧迫性,使其成为一首既有历史厚度又具现实意义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权臣无能的失望,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腐败权力的不满。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展现了一个动荡时代的危机感与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援兵”指的是什么?
A. 支援的军队
B. 反叛的军队
C. 民间的力量
D. 外国的援助
“食肉权臣大不才”中“食肉”意指:
A. 吃肉的习惯
B. 贪图享乐
C. 忍饥挨饿
D. 无能的表现
诗中提到的“千军万马”象征着:
A. 内部纷争
B. 外敌的威胁
C. 民众的起义
D. 资源的丰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的解析与学习,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醉歌》的意蕴与背景,提升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