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2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21:08
身如传舍任西东,夜榻荒邮四壁空。
乡梦渐生灯影外,客愁多在雨声中。
淮南火后居民少,河北兵前战鼓雄。
万里别离心正苦,帛书何日寄归鸿。
我就像一个旅馆,任凭风向西东漂流,夜晚在空荡荡的房间里独自入睡。
乡愁渐渐在灯光的影子中浮现,旅途的忧愁多在雨声中滋生。
淮南的战火后,留下的居民寥寥无几;河北的战鼓在前,声势雄壮。
万里之外的离别让我心痛,什么时候能将书信寄回故乡呢?
汪元量,生活在宋代的诗人,他的诗作多描绘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常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局的关注,风格清新而优雅。
此诗写于汪元量身在异乡的情境,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及对时局动荡的感慨。诗中描绘了一个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惆怅,充分体现了战乱带来的离散与痛苦。
《邳州》是一首充满乡愁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局的无奈。首联“身如传舍任西东”,将自己比作旅馆,既表现了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也暗含了对自由与归属的渴望。接下来的“夜榻荒邮四壁空”则勾勒出夜晚孤独的情景,四壁空荡荡,显得更加沉寂无声。
“乡梦渐生灯影外”一句,恰如其分地描绘了乡愁的滋生,灯光下的影子仿佛映照出他对故土的念想。此时客愁在“雨声中”愈发浓重,雨声成为他内心忧愁的伴奏,浑然天成。
后两联则转向社会现状,淮南和河北的战乱使他对人世间的无常感到无奈与苦痛。尤其是“万里别离心正苦”,更是道出了无数游子的心声,饱含着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奈。最后一句“帛书何日寄归鸿”,更是寄托了他希望能尽快与家人联系的迫切心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离乡背景下的孤独与愁苦,使得这首诗在时空中都具有了普遍的共鸣。
整首诗表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对战乱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感慨,情感基调悲伤而又真挚。通过个人的情感经历,折射出社会动荡带来的普遍人心的惶恐与不安。
诗人将自己比作什么?
诗中提到的“淮南火”指的是什么?
“万里别离心正苦”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家人的关切,但杜甫的诗更偏向于对家庭的直接思念,而《邳州》则通过更广泛的社会背景反映个人的孤独与苦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