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1:06
乡帕香韉玉履麟,侍儿扶上不胜春。
如何揽辔宫阶日,却把中原踏作尘。
诗的意思是:乡间的帕子散发着香气,玉履和麒麟般的鞋子精致华丽,侍女们将她扶上马车,仿佛春天的景象难以承受。然而,为什么要在宫殿的台阶上牵马,却让中原大地变得尘土飞扬呢?
这首诗可能隐喻了权力与繁华背后的虚无与破坏。诗中提到的“侍儿”和“宫阶”强调了权贵的地位,而“中原踏作尘”则暗示了这种地位所带来的对自然和土地的压迫与破坏。
作者介绍:陈昌时,字仲明,号湘江,宋代诗人,作品多描绘山水风光,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权力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思,可能是在经历了某些社会动乱或自然灾害后,表达了对繁华背后虚空的感慨。
这首诗从表面看似乎是在描写一位贵族女子的美丽和春天的景象,但细读之下,却流露出对权力与美丽的质疑。开头的“乡帕香韉玉履麟”描绘了一个华贵的形象,似乎在赞美这个女子的优雅与美丽,然而随之而来的“侍儿扶上不胜春”则暗示了这种美丽的背后,是一种无法承受的重负。这里的“春”不仅仅是自然的象征,也是权力的象征,暗示着这种美丽是有代价的。
而后面的两句则更为深刻,“如何揽辔宫阶日,却把中原踏作尘”对比了权力的光鲜与自然的淹没,表明了对美丽的权力的无奈与反思。这样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在华丽的外表之下,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忧伤与对现实的批判。通过诗歌,陈昌时表达了对权力与美丽背后所隐藏的虚无与对自然的破坏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他对人生与社会的独特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美丽与权力的反思,揭示了华丽外表下的虚无与对自然的伤害。
诗词测试:
“乡帕香韉玉履麟”中的“香韉”指的是什么?
A. 香气的带子
B. 一种花
C. 头发的装饰
D. 一种乐器
诗中“侍儿扶上不胜春”中的“春”象征什么?
A. 自然的季节
B. 权力和美丽
C. 一种情感
D. 诗人的故乡
诗中“却把中原踏作尘”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土地的热爱
B. 对权力的追求
C. 对自然的破坏与无奈
D. 对繁华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太真图》的全面解读,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欣赏与理解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