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4:02
西江月 其三
双眸剪水团香雪。云际看新月。
生绡笼粉倚窗纱。全似瑶池疏影浸梅花。
金翘翠靥双蛾浅。敛袂低歌扇。
羞红腻脸语声低。想见流苏帐掩烛明时。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女子的美丽与柔情。她的双眼如水般明亮,脸颊如雪般洁白,从云端看去新月的清辉。轻薄的绫绸窗帘映衬着她的粉面,宛如瑶池中流淌的影子浸润着梅花。她的眉眼微弯,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轻轻收拢衣袖,低声吟唱着,显得羞涩而优雅。让人想起那流苏帐内烛光摇曳的时刻。
作者介绍:吴儆,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其作品多描绘女性的美丽与柔情,常以细腻的笔触表现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文人对女性的描写日渐细腻,表现出对女性情感和美丽的欣赏。
《西江月 其三》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一位女子的美丽与柔情。开篇以“双眸剪水团香雪”将女子的眼睛比作清澈的水,脸色如同洁白的雪,瞬间勾勒出她的绝世容颜。接着“云际看新月”则将女子的美与自然景物结合,构建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整首词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梦幻而柔美的情境,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渴望。
在表达情感方面,诗中反复出现的“羞”、“低”等词,更是将女子的娇羞与含蓄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得读者不由自主地沉浸在这种柔和的氛围中。最后一句“想见流苏帐掩烛明时”更是把情境推向高潮,流苏帐和烛光的细腻描写,仿佛让人看见那个温柔的夜晚,唤起读者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对女子美丽形象的描绘,表现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沉醉,展现出一种柔和而细腻的爱情氛围。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双眸剪水”是用来形容什么?
A. 眼睛的清澈
B. 眼睛的颜色
C. 眼睛的大小
“流苏帐掩烛明时”中的“流苏帐”象征什么?
A. 暴力
B. 温暖的家庭
C. 旅行
诗中的女子给你的感觉是:
A. 冷漠
B. 优雅羞涩
C. 粗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