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0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8:21
同病病夫怜病鹤,
精神不损翅翎伤。
未堪再举摩霄汉,
只合相随觅稻粱。
但作悲吟和嘹唳,
难将俗貌对昂藏。
唯应一事宜为伴,
我发君毛俱似霜。
这首诗的意思是:
同样身患重病的人对生病的鹤倍感怜惜,虽然它的精神尚存,但翅膀和羽毛都受了伤。它已经无法飞翔到高空,唯有陪伴着我去寻找稻谷和粮食。尽管我们只能悲吟啼叫,却无法像往日那样骄傲昂扬。我们唯有一件事可以相伴,那就是我们的头发和你的羽毛都似乎变得白霜般苍白。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社会生活和人情世故。白居易的诗歌作品涵盖了古体诗和乐府诗,他的生活经历和社会责任感塑造了其独特的创作风格。
《病中对病鹤》创作于白居易晚年,他本人身患重病,正处于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困境中。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己和病鹤境遇的深刻共鸣,借用病鹤的形象,反映了人对生命脆弱的思考与对生活的无奈。
这首诗在内容上展现了诗人对病鹤的怜惜之情,反映了他对自己病态的深刻感受。诗中通过对病鹤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生命和健康的渴望,以及对病痛的无奈和悲伤。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既有痛苦的沉重感,也有对生存的期盼。
诗的开头“同病病夫怜病鹤”将两者的境遇紧密联系起来,病夫与病鹤的对比,生动地表现出人和动物在病痛面前的脆弱。接下来的“精神不损翅翎伤”则强调了虽有伤痛,内心的精神仍然存在,展现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
然而,诗中“未堪再举摩霄汉,只合相随觅稻粱”,则揭示了现实的残酷,即便心中仍有志向,身体的病痛却让他无法实现。最后的“我发君毛俱似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将生命的脆弱与衰老的无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通过对病鹤的描写,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令人感同身受。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病鹤的形象,反映生命的脆弱与无奈,表达对疾病和衰老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一种深厚的同情与共鸣。诗人通过与病鹤的对比,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生活。
白居易在诗中与哪种动物产生共鸣?
诗中提到的“稻粱”代表了什么?
诗中“我发君毛俱似霜”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