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蝶恋花 题《花香醉蝶图》帐额》

时间: 2025-05-06 02:45:32

诗句

梦醒罗浮春信度。

似惜芳心,飞入花深处。

细草如茵粘不住。

蘼芜二月多烟雨。

妙笔滕王图作补。

一抹胭脂,染出红无数。

回首日边桃李树。

春风上苑探花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5:32

原文展示:

梦醒罗浮春信度。似惜芳心,飞入花深处。细草如茵粘不住。蘼芜二月多烟雨。妙笔滕王图作补。一抹胭脂,染出红无数。回首日边桃李树。春风上苑探花去。

白话文翻译:

梦醒时分,春天的气息已飘至罗浮山,似乎在珍惜那芳香的心情,飞入花的深处。细草如茵,却无法停留。二月的蘼芜,烟雨迷蒙。画家用妙笔描绘滕王的景象,增添了许多色彩。一抹胭脂,染出了无数的红色。回头望去,日边的桃李树正盛开。春风中,我前往上苑去探访花朵。

注释:

  • 罗浮:指罗浮山,位于今广东省,因其山水秀丽而闻名。
  • 蘼芜:指一种植物,常生于江南地区,象征春天的气息。
  • 妙笔滕王图:指王勃所作的《滕王阁序》,此处用来比喻优秀的画作。
  • 胭脂:一种红色的化妆品,象征花朵的绚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洪炳文,清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作品多表现春景和花卉,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天,正值花开时节,诗人借用花香和春风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反映出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蝶恋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在梦醒之际,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仿佛与花朵产生了深厚的情感。诗中“细草如茵”描绘了春天草地的柔软,令人感到舒适;而“蘼芜二月多烟雨”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春雨的迷蒙,增强了诗的意境。接着,诗人提到“妙笔滕王图作补”,将绘画艺术与自然之美结合,显示了文化的深度。最后“春风上苑探花去”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梦醒罗浮春信度:梦醒时分,春天的气息已到来。
  2. 似惜芳心,飞入花深处:似乎在珍惜那芬芳的心情,飞入花的深处。
  3. 细草如茵粘不住:柔软的草地无法让人停留。
  4. 蘼芜二月多烟雨:二月的蘼芜,笼罩在烟雨之中。
  5. 妙笔滕王图作补:用妙笔描绘滕王阁的画作来增添色彩。
  6. 一抹胭脂,染出红无数:一抹胭脂,染出了无数红色的花朵。
  7. 回首日边桃李树:回头看向日边盛开的桃李树。
  8. 春风上苑探花去:在春风中前往上苑去探访花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细草如茵”,比喻草地的柔软。
  • 拟人:如“春信度”,赋予春天以人的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语言更为优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情和对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象征美丽与生命的绽放。
  • :象征自然的柔和与宁静。
  • 烟雨:象征春天的细腻与朦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罗浮”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江西
    • B. 广东
    • C. 浙江
  2. “细草如茵”中的“茵”是指什么?
    • A. 草地
    • B. 床垫
    • C. 衣服
  3. 诗中描绘的春天的气息是什么?
    • A. 冬雪
    • B. 花香
    • C. 秋风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李清照的《如梦令》与洪炳文的《蝶恋花》,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但李清照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而洪炳文则更注重自然的景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总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南乡子•客舍集唐 南乡子 其八 旅怀 南乡子 题画 南乡子 寿晓沧翁七十 南乡子 九日 南乡子 南乡子 南乡子 南乡子 七夕嘲女牛 南乡子 莫愁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地利人和 摆袖却金 貝字旁的字 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横说竖说 色色俱全 士字旁的字 捞龙 沉声静气 小字头的字 不能赞一词 言字旁的字 交搁 韭字旁的字 树大招风 罄山采木 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