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2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26:31
原文展示:
莲花采去觅淤泥,
觌面张拳转更迷。
了得本来无染意,
眼前何境不菩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像是去采莲花,却在淤泥中寻找;面对面地张开拳头,心中更是迷惑。明白了本来就没有染污的心意,眼前的境界又何尝不是真正的菩提呢?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世贞(1526—1590),字季伦,号梅溪,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社会动荡不安的明代,王世贞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探索与思考,试图通过修身养性来达到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莲花和淤泥为引子,在表面上看似描绘了一个寻求纯洁之物的过程,实际上却是对内心迷惑状态的一种反思。诗人在诗中用“莲花”象征理想和追求,而“淤泥”则暗示了现实的复杂与困扰。通过“觌面张拳”的意象,表达出面对困惑时那种无奈和迷茫。接着,诗人转向内心,指出“了得本来无染意”,强调内心的清净与觉悟是超越外界环境的关键。最后,诗人以“眼前何境不菩提”总结,指出每一处境界都可以是一种觉悟的体现,呼应了佛教的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示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其语言凝练,意象丰富,使人深思,体现了王世贞的诗歌风格和深邃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莲花”象征什么?
a) 理想与纯洁
b) 恶劣环境
c) 迷茫与困惑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生命的无常
b) 内心的清净超越现实
c) 对社会的不满
“张拳”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努力与挣扎
b) 平静与安宁
c) 友好的问候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