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4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47:20
道人何故,淫坊酒肆。我自调心,非干汝事。
道士为什么去酒肆风流?我只不过是在调整自己的心境,并不干涉你的事情。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可以看作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控诉和对个人修身的坚持。道教的修炼者追求内心的宁静和道德的纯洁,因此与社会上的风气产生对立。
释德洪,宋代著名的僧人与诗人,擅长诗文,常以其思想深邃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而闻名。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对人性、道德及社会现象的思考。
本诗创作于政和二年,作者因缘故被贬至琼州的开元寺,面对社会上流行的酒色之风,他感到忧虑与不安,因此写下此诗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情感。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道士的清高与对世俗风气的抵制,反映了作者对社会风气的失望与对自我修炼的坚持。诗中“道人”代表一种理想化的生活态度,强调了个人的内心修为与外界诱惑之间的对立。特别是在“淫坊酒肆”一词中,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浮华与堕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我自调心,非干汝事”则清楚地表明了作者的自我定位,表达了对自身信念的坚持与对他人生活方式的不干涉。整体上,诗歌简练而意味深长,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自我修行的宣示,展示了道教文化中“内修”的理念。
本诗的主题是对世俗风气的批判与对自我修炼的坚持。作者通过对比道士的清高与社会的堕落,表达了对内心宁静与道德修养的追求。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复杂与矛盾。
诗中“道人”指的是谁?
“淫坊酒肆”主要是指什么?
作者通过哪些方式表达对世俗风气的不满?
比较释德洪的这首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二者都表达了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对外界的反思,但李白的风格更为奔放,释德洪则更显内敛与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