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襄阳为自古要地抚遗迹吊往事有怀七人焉因各赋诗一首 其一 诸葛武侯》

时间: 2025-05-07 00:22:16

诗句

堂堂诸葛公,道本伊吕匹。

方其未遇时,龙卧泯渊嘿。

一朝感时奋,变化乃莫测。

恢复信本志,为汉誓讨贼。

大义凛照揭,乾坤为开辟。

指挥动风云,忠诚贯金石。

士生三代后,闻见渐卑溺。

公也真天人,正气泰华敌。

升平礼乐具,抢攘兵革日。

抱负郁未施,永为后人惜。

公神在天壤,万古终不没。

再歌出师表,敛衽三叹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22:16

原文展示:

堂堂诸葛公,道本伊吕匹。方其未遇时,龙卧泯渊嘿。一朝感时奋,变化乃莫测。恢复信本志,为汉誓讨贼。大义凛照揭,乾坤为开辟。指挥动风云,忠诚贯金石。士生三代后,闻见渐卑溺。公也真天人,正气泰华敌。升平礼乐具,抢攘兵革日。抱负郁未施,永为后人惜。公神在天壤,万古终不没。再歌出师表,敛衽三叹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诸葛亮的伟大与忠诚。他是一位有着高尚道德的人,和古代的伊吕相匹敌。若在未成名之时,犹如龙藏于深渊,默默无闻。然而,当他感受到时局的变化时,他奋起图强,改变了局面。他恢复汉室的根本志向,誓言讨伐贼寇。其大义照耀天地,开辟了新的局面。指挥风云变幻,他的忠诚如金石般坚固。即使三代之后,士人们的品德逐渐沦落,但他依然是真正的天人,正气威武,难以匹敌。如今的盛世礼乐齐备,然而兵戈相见的日子却依旧频繁。他的抱负未能施展,令人怜惜。诸葛公的精神在天地间长存,永不消逝。再一次吟唱《出师表》,不禁让人叹息。

注释:

  • 堂堂:形容体态阔大,气质非凡。
  • 道本伊吕:指诸葛亮的德行与伊尹、吕尚相当,伊尹、吕尚是古代贤臣的代表。
  • 龙卧泯渊嘿:龙隐于深渊,形容未被人发现的才华。
  • 恢复信本志:恢复对汉室的信念与理想。
  • 大义凛照揭:大义如光明,照耀天地。
  • 升平礼乐具:指和平时期的礼乐文化齐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孙承恩,明代诗人,擅长古体诗,其作品多表现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时局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诸葛亮的故乡襄阳,表达了对诸葛亮的崇敬与怀念,反映了明代诗人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景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开篇就确立了诸葛亮的伟岸形象,使用“堂堂”这一词语突出了他的气度和风范。接下来的“道本伊吕匹”则将诸葛亮与历史上的贤臣伊尹和吕尚并列,强调了他的德行与才能。在描写诸葛亮的成长过程时,诗人通过“龙卧泯渊嘿”的意象,生动地展现了他在未成名之时的隐忍与沉静。

随着时局的变化,诸葛亮奋起图强的决心在“感时奋”中体现。他的复兴汉室之志与对贼寇的誓言,突显了他的大义与忠诚。诗中提及“指挥动风云,忠诚贯金石”,表现了诸葛亮在短暂政治生涯中的非凡能力与坚定信念。

在后半部分,诗人对后世士人的品德逐渐沦落感到惋惜,而诸葛亮的形象却依然光辉灿烂,显示了他在历史长河中的不朽地位。最后,通过“再歌出师表”,强调了诸葛亮的忠诚与牺牲精神,令读者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与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堂堂诸葛公:开篇直接称呼诸葛亮,突出其伟大形象。
  • 道本伊吕匹:将诸葛亮与伊尹、吕尚相提并论,强调其品德。
  • 方其未遇时,龙卧泯渊嘿:描述他在成名之前的隐忍与才华未被发现。
  • 一朝感时奋,变化乃莫测:表现他在适当时机奋起的决心。
  • 恢复信本志,为汉誓讨贼:强调他恢复汉室的志向。
  • 大义凛照揭:展现其大义的光辉。
  • 指挥动风云,忠诚贯金石:描述诸葛亮的指挥才能与忠诚。
  • 士生三代后,闻见渐卑溺:感慨后世士人的道德沦落。
  • 公也真天人,正气泰华敌:赞美诸葛亮的正气与伟大。
  • 升平礼乐具,抢攘兵革日:对比盛世与战乱。
  • 抱负郁未施,永为后人惜:感叹诸葛亮的抱负未能实现。
  • 公神在天壤,万古终不没:强调他的精神永存。
  • 再歌出师表,敛衽三叹息:通过《出师表》表达对他的敬仰与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龙卧泯渊”,形象生动。
  • 对仗:如“出师表,敛衽三叹息”,加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赞颂了诸葛亮的忠诚与伟大,同时对后世的道德沦落表示惋惜,强调了历史人物的精神价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才华与非凡。
  • 风云:象征政治局势的变化。
  • 天人:象征高尚的道德与人品。
  • 出师表:象征忠诚与勇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诸葛亮在诗中被比喻为哪个动物?

    • A. 虎
    • B. 龙
    • C. 鹰
    • D. 狼
  2. 诗中提到的“士生三代后,闻见渐卑溺”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当代士人的赞美
    • B. 对历史人物的崇拜
    • C. 对后世道德沦落的惋惜
    • D. 对战争的厌恶
  3. “再歌出师表”所指的是?

    • A. 诸葛亮的诗作
    • B. 诸葛亮的忠诚与牺牲
    • C. 诸葛亮的战争策略
    • D. 诸葛亮的历史地位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师表》:诸葛亮的名篇,展现他的忠诚与智慧。
  • 《前出師表》:表明诸葛亮对后主的忠心与忧国情怀。

诗词对比

  • 对比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慨,但李白更侧重于豪放的个性与对生命的热爱,孙承恩则更注重历史人物的精神与道德。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作品集》
  • 《诸葛亮传》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徐志父道中池亭独游之什二首 吴武氏表兄 寿湖南汪仓十首 岁晚寄罗舜举 宿田舍遇雨 江上舟中 江楼雪望 江皋即事 寄题李筠叟主簿所居竹斋 还十五弟文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带阝旁的字有哪些?带阝的汉字大全 5画起名常用字精选_5画吉利汉字推荐 魚字旁的字 風字旁的字 压倒元白 乐字的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秃宝盖的字 四字象声词大全及用法_常见四字象声词详解 水远山长 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名垂青史 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短长亭 目不交睫 言必有据 东搜西罗 提手旁的字 说媳妇儿 滔滔汩汩 利刀旁的字有哪些_利刀旁汉字大全及书写规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