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5:51
诗词名称: 玉楼春
作者: 方千里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华堂银烛堆红泪。
解说离人多少意。
恨从别后恨无穷,
愁到浓时惟一味。
江南渭北三千里。
憔悴相思何日已。
马蹄清晓草黏天,
庭院黄昏花满地。
白话文翻译:
华丽的堂前,银烛下流下红色的泪水,
离人之情有多少呢?
恨从分离后便无尽无休,
愁苦到深重时只剩一种滋味。
江南与渭北相隔三千里,
相思憔悴,何时才能结束?
清晨马蹄踩在湿黏的草地上,
黄昏庭院里花满地,令人心伤。
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整体表达了离别、思念的情感,常见于古代诗词中。
诗词背景:
诗歌鉴赏:
《玉楼春》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离别后无尽的思念和愁苦。开头以“华堂银烛堆红泪”引入,营造出一种华丽却又悲伤的氛围,烛光照耀下的泪水象征着对离人的思念。中间部分“恨从别后恨无穷,愁到浓时惟一味”,将离别后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出无尽的恨意和愁苦。最后的“马蹄清晓草黏天,庭院黄昏花满地”则将思念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结合,既有清晨的清新,也有黄昏的忧伤,体现了诗人在离愁中的复杂心理。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离愁别恨的深刻理解,展现了思念的复杂性和无奈感,反映了人们对爱情的执着与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华堂银烛堆红泪”中的“银烛”象征什么?
A. 繁华
B. 悲伤
C. 喜悦
“江南渭北三千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相聚
B. 失落
C. 思念
诗中的“马蹄清晓”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清晨的美好
B. 思念的沉重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离愁别恨,但她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方千里的《玉楼春》则通过壮丽的意象表达更为沉重的思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