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4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48:46
绮罗香 秋雨
晚树沈烟,枯荷乱浦,一换一番秋信。
渍水庭阴,凉逼画罗衣润。
滴疏桐此夜偏长,滞新菊重阳刚近。
最萧条铁马檐声,纸窗棋响落灯烬。
朝来芦絮似雪,望断濛濛影里,归飞鸿阵。
带湿征帆,还共暮潮难准。
剩空阶蕉叶无多,恰添了砌虫凄紧。
怕遥山洗褪微黄,倦妆眉黛损。
晚上的树木笼罩在烟雾中,枯萎的荷花在杂乱的水边,一阵秋信使人感慨万千。庭院的水渍渗透,凉意逼迫着细腻的罗衣变得湿润。这一夜,疏落的梧桐树滴落着水珠,显得格外漫长;新开的菊花即将迎来重阳节。最为萧条的,莫过于铁马在屋檐下的声音,纸窗后棋子的响声伴随着燃尽的灯烬。清晨的芦花如同雪花般飞舞,望着朦胧的影子,归来的鸿雁成阵飞过。湿润的征帆,和暮潮一起难以确定方向。空荡荡的阶梯上,蕉叶已不多,正好增添了台阶上虫鸣的凄凉。害怕远处的山脉洗去微微的黄昏,疲惫的妆容使得眉黛显得暗淡。
作者介绍
蒋春霖,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表现手法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绮罗香 秋雨》创作于清代,时值秋季,诗人通过描绘秋雨的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此时社会动荡,诗人常借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苦闷与思考。
《绮罗香 秋雨》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秋雨时节的凄清与细腻。首联以“晚树沈烟,枯荷乱浦”开篇,设置了一个朦胧的秋日意境,烟雾缭绕的树木和杂乱的荷花,传达出一种浓厚的秋意与萧条感。接着“渍水庭阴,凉逼画罗衣润”更是通过细节描写,让读者感受到秋雨的湿润和凉意,仿佛能触摸到那种微凉的感觉。
诗中对时间的流逝也有深刻的思考,“滴疏桐此夜偏长,滞新菊重阳刚近”,诗人用“偏长”及“重阳”指出时间的缓慢与节气的变迁,传达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接下来的描写中,铁马檐声与纸窗棋响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着历史的沉重,后者则是生活的细腻与宁静。最后几句“怕遥山洗褪微黄,倦妆眉黛损”则进一步深刻,表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逐渐消逝的无奈与哀伤。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将秋的凄凉与人心的惆怅紧密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秋雨场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内心深处的惆怅和孤独感。诗人用秋雨作为引子,引发出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哀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晚树沈烟”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晨曦初现
B. 黄昏时分
C. 正午时分
D. 深夜
“滴疏桐此夜偏长”中的“偏长”指的是什么?
A. 夜晚的时间感觉延长
B. 夜晚的温度过高
C. 夜晚的星星很多
D. 夜晚的月亮很圆
诗中用“芦絮似雪”来比喻什么?
A. 秋天的寒冷
B. 清晨的美丽
C. 生命的短暂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