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4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1:17
满路花
作者: 方千里 〔宋代〕
莺飞翠柳摇,鱼跃浮萍破。
班班红杏子,交榴火。
池台昼永,缭绕花阴里。
山色遥供座。
枕簟清凉,北窗时唤高卧。
翻思少年,走马铜驼左。
归来敲镫月,留关锁。
年华老矣,事逐浮云过。
今吾非故我。
那日尊前,只今问有谁呵。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黄莺飞舞,翠柳摇曳,鱼儿跃出水面,浮萍被搅动。红杏花盛开,交错的石榴花像火一样绚烂。池边的花影在阳光下缭绕,山色遥远,为我提供了一个休息的地方。枕着清凉的席子,北窗旁时常被叫起高卧的我,回想起青春年少,曾骑马走过铜驼驿。如今归来时,敲打着月下的灯笼,锁上关门。年华已逝,往事如浮云般消逝。如今的我已不再是当初的我,那时在你面前举杯的日子,如今又有谁在身边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方千里,宋代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人生哲思,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晚年,反映了对青春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生动描绘了春日的美好场景与内心的孤独感。
《满路花》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诗中充满了生命的气息与对青春的怀念。首联“莺飞翠柳摇,鱼跃浮萍破”,通过生动的动植物描写,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接下来的“班班红杏子,交榴火”,则用色彩鲜艳的花卉描绘了春天的繁华,传达了一种热烈的情感。
诗的中段描写了池台的宁静与清凉的环境,诗人似乎在享受这份静谧的同时,也在思考自己的过去。后两句“翻思少年,走马铜驼左”,引发了对年轻时光的追忆,那些骑马行走的日子,似乎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然而,岁月如梭,“年华老矣,事逐浮云过”,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诗人意识到自己已不再是当初的自己。
最后一句“那日尊前,只今问有谁呵”,更是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与孤独,仿佛在问当年的朋友,如今又有谁能与自己共饮呢?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与对逝去岁月的感伤,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的情感基调,同时通过春天的美好景象,映衬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了哪些自然景象?
a) 雪花纷飞
b) 莺飞翠柳、鱼跃浮萍
c) 秋风瑟瑟
诗人对过去的感情是怎样的?
a) 忘却
b) 怀念与惋惜
c) 无所谓
诗中提到的“铜驼”象征什么?
a) 友谊
b) 旅行与时光
c) 财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粗略解读: 方千里的诗歌更为细腻,着重展现个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而李白的作品则显得更加豪放,强调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及时行乐的哲学。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所不同,却都反映出诗人对时间的深刻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