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满路花》

时间: 2025-05-02 18:41:17

诗句

莺飞翠柳摇,鱼跃浮萍破。

班班红杏子,交榴火。

池台昼永,缭绕花阴里。

山色遥供座。

枕簟清凉,北窗时唤高卧。

翻思少年,走马铜驼左。

归来敲镫月,留关锁。

年华老矣,事逐浮云过。

今吾非故我。

那日尊前,只今问有谁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1:17

原文展示:

满路花
作者: 方千里 〔宋代〕

莺飞翠柳摇,鱼跃浮萍破。
班班红杏子,交榴火。
池台昼永,缭绕花阴里。
山色遥供座。
枕簟清凉,北窗时唤高卧。
翻思少年,走马铜驼左。
归来敲镫月,留关锁。
年华老矣,事逐浮云过。
今吾非故我。
那日尊前,只今问有谁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黄莺飞舞,翠柳摇曳,鱼儿跃出水面,浮萍被搅动。红杏花盛开,交错的石榴花像火一样绚烂。池边的花影在阳光下缭绕,山色遥远,为我提供了一个休息的地方。枕着清凉的席子,北窗旁时常被叫起高卧的我,回想起青春年少,曾骑马走过铜驼驿。如今归来时,敲打着月下的灯笼,锁上关门。年华已逝,往事如浮云般消逝。如今的我已不再是当初的我,那时在你面前举杯的日子,如今又有谁在身边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黄莺,春天的象征。
  • 翠柳:绿色的柳树,象征生机。
  • 鱼跃:鱼儿跳跃,生动的自然场景。
  • 浮萍:漂浮在水面的植物。
  • 班班:形容红杏花数量众多。
  • 交榴火:石榴花交错盛开,色彩鲜艳。
  • 缭绕:环绕。
  • 枕簟:枕头和席子,形容卧床的舒适。
  • 铜驼:古代驿站,象征行旅。
  • 镫月:指月光下的灯笼。
  • 年华老矣:指岁月已逝。
  • 浮云过:比喻时光的流逝。

典故解析:

  • 铜驼:古时驿站,象征着行旅与岁月的流转,常被用来表达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千里,宋代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人生哲思,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晚年,反映了对青春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生动描绘了春日的美好场景与内心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满路花》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诗中充满了生命的气息与对青春的怀念。首联“莺飞翠柳摇,鱼跃浮萍破”,通过生动的动植物描写,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接下来的“班班红杏子,交榴火”,则用色彩鲜艳的花卉描绘了春天的繁华,传达了一种热烈的情感。

诗的中段描写了池台的宁静与清凉的环境,诗人似乎在享受这份静谧的同时,也在思考自己的过去。后两句“翻思少年,走马铜驼左”,引发了对年轻时光的追忆,那些骑马行走的日子,似乎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然而,岁月如梭,“年华老矣,事逐浮云过”,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诗人意识到自己已不再是当初的自己。

最后一句“那日尊前,只今问有谁呵”,更是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与孤独,仿佛在问当年的朋友,如今又有谁能与自己共饮呢?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莺飞翠柳摇,鱼跃浮萍破:通过生动的自然场景,展现春日的活力。
  • 班班红杏子,交榴火:色彩明艳的花朵,象征着春天的繁华。
  • 池台昼永,缭绕花阴里:描绘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
  • 山色遥供座:远山的色彩为诗人提供了休息的场所。
  • 枕簟清凉,北窗时唤高卧:描绘诗人卧床时的舒适与惬意。
  • 翻思少年,走马铜驼左:回忆起年轻时的骑马生活,充满了怀旧情感。
  • 归来敲镫月,留关锁:归来时的孤独感,与对过去的思念交织。
  • 年华老矣,事逐浮云过:时间的流逝,感叹人生的短暂。
  • 今吾非故我:意识到自己与从前的变化。
  • 那日尊前,只今问有谁呵:对往日友人的思念与孤独感的表达。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引申出对人生的思考。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性,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
  • 对仗:如“莺飞翠柳摇,鱼跃浮萍破”,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与对逝去岁月的感伤,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的情感基调,同时通过春天的美好景象,映衬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莺、柳、鱼:象征春天的生机,表现自然的美。
  • 红杏、石榴:象征繁华与青春的热烈。
  • 池台、山色:表现宁静自然的环境。
  • 北窗、高卧:象征对于舒适生活的向往。
  • 铜驼:象征着过去的旅程与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了哪些自然景象? a) 雪花纷飞
    b) 莺飞翠柳、鱼跃浮萍
    c) 秋风瑟瑟

  2. 诗人对过去的感情是怎样的? a) 忘却
    b) 怀念与惋惜
    c) 无所谓

  3. 诗中提到的“铜驼”象征什么? a) 友谊
    b) 旅行与时光
    c) 财运

答案:

  1. b) 莺飞翠柳、鱼跃浮萍
  2. b) 怀念与惋惜
  3. b) 旅行与时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方千里《满路花》:通过春天的景象展现对青春的怀念与无常的感慨。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更注重豪情壮志与饮酒作乐的洒脱。

粗略解读: 方千里的诗歌更为细腻,着重展现个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而李白的作品则显得更加豪放,强调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及时行乐的哲学。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所不同,却都反映出诗人对时间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方千里诗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湖州杜员外冬至日白蘋洲见忆 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茶山贡焙歌 阳羡春歌 酬刘谷除夜见寄 游天柱观 园居 宿怜上人房 酬刘谷立春日吏隐亭见寄 重游天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面字旁的字 家至人说 痿痹 匕字旁的字 懦词怪说 攀光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远业 包含遵的词语有哪些 丶字旁的字 贝锦萋斐 食字旁的字 建之底的字 油草 减刻 德隆望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