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2:52
翠微亭
作者: 晁端禀 〔宋代〕
晓风吹落秋泉声,
夜雨洗出秋山色。
上有楼台深翠微,
可惜丹青图不得。
清晨的风吹拂,带来秋天泉水的声音;
夜里的雨水冲刷,洗净了秋天山峦的颜色。
高处有楼台,深藏在翠绿的山色中;
可惜画家无法将这美景描绘出来。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古典典故,但包含了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自然描写和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慨。诗人在此表达对于美景的向往和对艺术创作局限性的无奈。
晁端禀(约1040-1114),字景行,号惭愧,北宋时期的诗人和词人。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晁氏在诗词创作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翠微亭》创作于宋代,正值北宋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艺术创作的思考,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自身艺术才能的自省。
《翠微亭》通过清晨的风和夜晚的雨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诗的开头两句“晓风吹落秋泉声,夜雨洗出秋山色”,通过声音和色彩的结合,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气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接下来的“上有楼台深翠微”,则把视角抬高,展现了高处的楼台与山色的交融,形成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面。然而,最后一句“可惜丹青图不得”则转入一种感慨,表达了对美景无法完全被艺术所捕捉的无奈。这种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艺术局限性的反思,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整首诗言简意赅,却蕴含着深刻的哲思,反映出诗人对自然和艺术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自然美与艺术创作的关系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对自身艺术创作局限的惋惜。通过鲜活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诗歌传达了对秋天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引发了对艺术表达能力的思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秋泉”主要指什么?
A. 秋天的雨水
B. 秋天的泉水流动声
C. 秋天的风声
答案:B
填空题:诗中“上有楼台深”中的“翠微”意指__。 答案:翠;青翠的山峦。
判断题:诗人认为自然的美完全可以通过艺术来表现。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两首诗在自然景色的描写上都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各有不同,王维的作品更注重哲理性,而《翠微亭》则更强调对美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