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8:21
作者:王柘 〔清代〕
类型:古诗词
土花绣涩血痕碧,中有英雄古魂魄。
白日青天拔鞘看,毛发阴森起离席。
昔时成此百炼钢,撼摇星斗批风霜。
蛟螭胆落匿踪迹,鸊鹈膏淬生辉光。
年湮代远连环坏,石上重磨锋尚快。
世无薛烛双明瞳,又无郭振诗豪雄。
剑乎剑乎汝不自言可以托生死,
安知人不视作钝铁与顽铜。
报恩报仇随人意,何如去化延平龙。
神龙首尾不可测,汝独胡为久在尘埃中。
土壤中绣有血迹和青色,里面藏着英雄的古老灵魂。
在阳光普照的天空下,我拔出剑来观赏,
头发竖起,感到一阵恐惧。
当年这一把剑是经过百炼成钢的,
能撼动星辰,抵御风霜。
蛟龙的勇气已然隐匿,
鸊鹈的羽毛在淬火中闪耀光辉。
岁月流逝,连环也磨损,
石头上重磨的剑锋仍然锋利。
世上没有像薛烛那样的明眼人,也没有郭振那样的豪杰。
剑啊剑啊,你为何不说可以寄托生死,
怎知人们不把你当作钝铁和铜块。
报恩和报仇随人意,
何不化身为延平的神龙?
神龙的头尾难以捉摸,你为何在尘埃中停留如此之久?
作者介绍:王柘,清代诗人,擅长于古典诗词创作,作品多以豪迈激昂著称,表达对历史与英雄的追思。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古代英雄的怀念,以及对武器象征意义的思考,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英雄精神的推崇。
《古剑篇》通过对“剑”的描绘,折射出作者对英雄人物和古代文化的追忆。诗中以“土花绣涩血痕碧”开篇,瞬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历史感的场景,土壤中藏匿着英雄的灵魂,暗示着历史的沉重和英雄的悲壮。接下来的描述中,作者通过“白日青天拔鞘看”展现了剑的光芒和威严,剑不仅是一种武器,更是一种象征,承载着无数的情感与责任。
诗中多次提及“百炼钢”,强调了剑的坚韧与不屈,象征着英雄在经过磨难后的崛起。而“年湮代远连环坏”的意象则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无情,随着岁月流逝,英雄的事迹逐渐被遗忘。作者通过“世无薛烛双明瞳,又无郭振诗豪雄”的叹息,表达了对当今时代英雄缺失的无奈与感慨。
最后,诗人借助剑与神龙的比喻,探讨了生与死、荣与辱的哲学思考,剑的意义在于其所代表的精神与责任,而不仅仅是其物质的存在。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展现了清代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剑的描绘与思考,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对当代缺乏英雄的失落感。同时也探讨了生死荣辱的哲学,反映出对英雄精神与文化传承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百炼钢”象征什么?
“世无薛烛双明瞳”中的薛烛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延平龙”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