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1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10:02
寒阴凋草木,枯叶委庭阑。
苍耸孤松秀,青敷万竹蟠。
封条才贴妥,见晛复欹宽。
但使根长在,毋忧风哭酸。
寒冷的阴霾使草木凋零,枯叶零落满地。
苍劲高耸的孤松显得格外秀丽,青翠的竹子缠绕在一起。
封住的窗条刚刚贴好,阳光照射下来又显得宽敞。
只要根基扎得稳,就不用担心风吹得让人心酸。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孤松”与“万竹”意象,象征着在困境中仍能保持坚韧与生机的品格。松树常被用来比喻高洁的品格,而竹子则象征谦和和灵活。
作者介绍:
魏了翁(约1220-1290年),字子山,号洙泗,宋代诗人,擅长诗歌和散文,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为题材,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冬季,反映了作者对寒冷季节的感受以及对大自然景观的观察,表达了在逆境中仍能坚持内心信念的情怀。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的景象,寒冷的天气使得草木凋零,给人一种萧条和孤寂的感觉。然而,诗中通过对孤松和竹子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另一面: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依然有生命的坚韧与美丽。
诗的开篇以“寒阴凋草木,枯叶委庭阑”引入,直接描绘了冬季的沉寂与冷清,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接着,作者以“苍耸孤松秀,青敷万竹蟠”来转变情绪,孤松的高耸和竹子的青翠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带来一丝生机和希望。
最后两句“封条才贴妥,见晛复欹宽”与“但使根长在,毋忧风哭酸”则传达了作者的哲思:只要根基扎得稳,内心坚韧,就不必惧怕外在的风雨。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象的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与思考,展现了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希望和信心的精神。
逐句解析:
寒阴凋草木,枯叶委庭阑。
这句话描绘了寒冷的阴霾天气导致草木凋零,枯叶满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冷寂的氛围。
苍耸孤松秀,青敷万竹蟠。
这一句中,孤松的高耸与竹子的青翠形成对比,表现出冬日里依然存在的生命力。
封条才贴妥,见晛复欹宽。
这里提到窗户的封条,暗示着对温暖和光明的渴望,阳光的照射让空间显得更加开阔。
但使根长在,毋忧风哭酸。
这句话表达了只要根基扎实,就不必担心外界的风雨侵袭,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强调在逆境中保持内心的坚定与信仰,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只要根基稳固,就能抵御风雨。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苍耸孤松”象征什么?
A. 孤独
B. 坚韧与高洁
C. 冷清
D. 美丽
“但使根长在”中的“根”指的是什么?
A. 植物的根
B. 内心的信念
C. 社会地位
D. 经济基础
诗中通过什么意象表现冬季的生机?
A. 霜雪
B. 枯叶
C. 孤松和万竹
D. 寒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和范少才咏雪三首》的艺术魅力与哲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