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4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40:54
双鸾匿景曜。戢翼太山崖。
抗首漱朝露。晞阳振羽仪。
长鸣戏云中。时下息兰池。
自谓绝尘埃。终始永不亏。
何意世多艰。虞人来我维。
云网塞四区。高罗正参差。
奋迅势不便。六翮无所施。
隐姿就长缨。卒为时所羁。
单雄翩独逝。哀吟伤生离。
徘徊恋俦侣。慷慨高山陂。
鸟尽良弓藏。谋极身必危。
吉凶虽在己。世路多崄巇。
安得反初服。抱玉宝六奇。
逍遥游太清。携手长相随。
双鸾鸟藏匿于美好的景色之中,
收起翅膀栖息在高山崖壁上。
昂首饮朝露,
在阳光下整理羽毛仪态。
它们在云间长鸣嬉戏,
时常栖息在兰花池边。
自以为已超脱尘世,
始终保持着永恒的状态。
何必让世间如此艰难?
来访的虞人让我感到惋惜。
云层遮蔽了四面,
高高的罗网格外参差。
飞舞的速度受到限制,
六翅无处施展。
隐匿的身姿被长缨束缚,
最终还是被时代所羁绊。
单独的雄鸟孤独地飞逝,
哀伤地吟唱,伤感生离死别。
徘徊在对爱侣的眷恋中,
慷慨而悲壮地站在高山坡上。
鸟尽良弓被藏,
图谋极致的生命必将危险。
吉凶虽然掌握在自己手中,
但世路多崄巇曲折。
如何才能回到初始的状态?
怀抱着珍贵的宝物六奇。
我想在太清之境自由游玩,
携手与伴侣长久相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嵇康(223-262),字叔夜,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代表性的思想家之一,提倡道家和玄学,擅长诗歌和散文。他的作品通常充满了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反映出他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嵇康对世事的不满和反思中,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俗束缚的抗拒。诗中通过鸟的象征,描绘了他内心的挣扎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首《五言赠秀才诗》以“鸟”为象征,生动地描绘了自由与束缚之间的矛盾。诗中双鸾鸟的隐逸生活象征着追求自由的精神,但随着诗句的推进,鸟的自由逐渐受到外界环境的限制,表现出作者对人生无常和世事艰难的深刻感悟。诗人在描写鸟鸣、嬉戏的同时,内心却充满对生活的忧虑与反思,展现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意象,诸如“朝露”“兰池”“云网”等,构建出一个既美丽又哀伤的意境。诗歌中多次提及“隐姿”,强调了对自由的渴望与现实的束缚之间的对比,描绘了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存困境。同时,诗中透出一种浓厚的哲理思考,通过对吉凶的讨论,作者提醒读者珍惜当下,面对人生的起伏。
整首诗的音韵和谐,情感真挚,体现了嵇康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是魏晋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鸟的象征,探讨了自由与束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困境的深刻反思。诗中隐含的哲理思考引人深思,激励人们追求内心的自由与真实。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个体在追求自由与理想过程中的复杂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虞人”象征什么?
诗歌中“鸟尽良弓藏”表达了怎样的哲理?
诗中“安得反初服”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王维的《鸟鸣涧》中,同样以鸟为意象,表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而嵇康的诗则更多地反映了对现实的困惑与向往自由的挣扎。两者虽然主题类似,但情感基调与表现手法却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