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4:35
野老
作者:杜甫
野老篱前江岸回,
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
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
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师未报收东郡,
城阙秋生画角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野老的住所,坐落在江边,篱笆旁的江水环绕而回。老人的柴门并不正对着江水开着,渔民在清澈的潭水下收网,商船在夕阳的照耀下缓缓驶来。长途跋涉令人忧伤,剑阁的景色让人感到悲凉,片片白云在琴台旁游荡,似乎在诉说着什么。王师尚未报仇,东郡的仇恨仍未消除,城阙之上,秋天的角声让人感到一阵哀愁。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生活在动荡的时代,经历了安史之乱,许多诗作反映了社会的苦难和人民的疾苦。
创作背景
《野老》写于杜甫晚年,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宁静乡居生活的向往。此时,杜甫正面临政治动荡和个人困境,心中充满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野老》描绘了一个安静的乡村场景,却蕴含着深刻的忧虑与思考。诗中,杜甫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一个老人的生活状态与国家的动荡紧紧相连,表现出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首联“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描绘了宁静的乡村环境,给人一种安逸的感觉。但随后的描写却逐渐引入了渔人和商客的繁忙,形成对比,暗示着生活的复杂与多变。
长路关心与剑阁的悲伤意象相结合,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的期盼与对战争带来的苦痛的感慨。最后两句“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则点明了诗的主题,表现了对国家动乱的无奈与哀伤,令人感到深沉的历史悲剧感。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展现了杜甫对社会的关怀和对生活的哲思,是其人生与创作的真实写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乡村宁静生活的描绘,反衬出社会动荡带来的忧虑,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宁的渴望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体现了深厚的历史责任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长路关心悲剑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乡村的宁静
B. 对国家动荡的忧虑
C. 对生活的无奈
“王师未报收东郡”中的“王师”指的是?
A. 渔民
B. 军队
C. 商人
诗中提到的“片云何意傍琴台”有何含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野老》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与人居的和谐,但杜甫更侧重于社会的忧虑与历史的沉重,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个人内心的平和。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明显的差异,体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杜甫《野老》的全面解读,包括诗文、背景、鉴赏和学习互动,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