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2:15
光禄坂行
杜甫 〔唐代〕
山行落日下绝壁,
西望千山万山赤。
树枝有鸟乱鸣时,
暝色无人独归客。
马惊不忧深谷坠,
草动只怕长弓射。
安得更似开元中,
道路即今多拥隔。
在高山之巅走路,夕阳正好照在绝壁上;
向西眺望,连绵的山峰都被晚霞染成了红色。
树枝上有鸟儿在喧闹,正是黄昏时分,
此时无人与我同行,孤独的归客独自返回。
马儿惊慌,却不担心会掉入深谷,
草木在风中轻轻摇动,唯恐被猎人射中。
希望能像开元年间那样,
如今的道路却多了许多阻隔。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杜甫的诗歌以其深刻的社会关怀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著称,是现实主义的代表。
此诗创作于杜甫流亡生涯之中,反映了他在动荡时代中的孤独与无奈。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交织,展现了他对和平安定的渴望。
《光禄坂行》是一首描绘山行景象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处境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山行落日下绝壁,西望千山万山赤”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黄昏山景,夕阳下的绝壁与染红的山峦形成强烈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壮美又孤寂的氛围。
诗在转折中逐渐引入诗人的内心感受,“树枝有鸟乱鸣时,暝色无人独归客”让人感受到黄昏的寂静与孤独,鸟鸣似乎在为归客送行,而归客却是孤身一人。后面的“马惊不忧深谷坠,草动只怕长弓射”则通过对马儿和草木的细致描写,反映出自然的威胁和生存的艰难。
最后两句“安得更似开元中,道路即今多拥隔”表达了对过去繁荣时代的怀念和对当前困境的无奈。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寄托了诗人对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处境的深刻思考与对社会动荡的忧虑,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与对过往盛世的怀念。诗人以自然景象映照内心世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山行落日下绝壁”中的“绝壁”指什么?
A. 山谷
B. 悬崖
C. 山坡
D. 平地
诗中提到的“开元中”是指哪个朝代?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D. 元代
诗人对自然的感受是什么?
A. 恐惧
B. 安宁
C. 孤独
D. 欢乐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李白的诗注重豪放与畅快,而杜甫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内心的孤独与忧虑。两者在描绘自然时风格迥异,体现了不同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