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0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7:42
重题郑氏东亭(在新安界)
杜甫
华亭入翠微,秋日乱清晖。
崩石欹山树,清涟曳水衣。
紫鳞冲岸跃,苍隼护巢归。
向晚寻征路,残云傍马飞。
在华亭山的翠绿山林中,秋日的阳光透过树梢洒下斑驳的光影。崩裂的岩石斜倚在山树旁,清澈的水波轻轻荡漾着水面。紫色的鱼跃出水面,而苍鹰则在归巢路上守护着自己的巢穴。傍晚时分,我顺着征途寻觅,残云缠绕在马的身边,随风飘动。
该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崩石”和“苍隼”都可以理解为自然景象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杜甫的诗歌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风格沉郁、细腻,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
诗作创作于杜甫晚年时期,他时常游历于各地,目睹了国家动荡和民众的苦难。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
《重题郑氏东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的诗作。诗中以华亭的自然景观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以及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寻找宁静的心情。开头的“华亭入翠微”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新雅致的环境中,秋日的阳光洒落,给人以温暖和宁静。接下来的描写中,崩石、山树、清澈的水面,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紫鳞的鱼跃出水面,和苍鹰归巢,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归属感。
最后一句“向晚寻征路,残云傍马飞”则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旅途感,仿佛在表达诗人心中的惆怅与追寻。整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出杜甫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反映出一种对宁静美好的追求与内心的孤独感。
诗中提到的“华亭”指的是哪个地方?
“紫鳞”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答案: 1-B; 2-B;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