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鸣筑亭》

时间: 2025-05-07 07:23:54

诗句

埼岸互萦斜,因依爱筠绿。

虽疑境过清,未必伤幽独。

偶坐松下石,泉声作琴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3:54

原文展示:

鸣筑亭 张嵲 〔宋代〕

埼岸互萦斜,因依爱筠绿。 虽疑境过清,未必伤幽独。 偶坐松下石,泉声作琴筑。

白话文翻译:

曲折的岸边相互环绕,因为依恋那翠绿的竹子。 虽然怀疑环境过于清幽,未必会伤害到孤独。 偶尔坐在松树下的石头上,泉水声如同琴筑之音。

注释:

  • 埼岸:曲折的岸边。
  • 互萦斜:相互环绕。
  • 因依:因为依恋。
  • 筠绿:翠绿的竹子。
  • 境过清:环境过于清幽。
  • 幽独:孤独。
  • 泉声作琴筑:泉水声如同琴筑之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1096-1148),字巨山,号紫微,南宋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自然环境中的感受,表达了对清幽环境的喜爱和对孤独的淡然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作者隐居或游历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清幽环境的喜爱和对孤独的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自然环境中的感受。首句“埼岸互萦斜,因依爱筠绿”描绘了曲折的岸边和翠绿的竹子,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第二句“虽疑境过清,未必伤幽独”表达了作者对清幽环境的淡然态度,即使环境过于清幽,也不会伤害到孤独。最后一句“偶坐松下石,泉声作琴筑”通过泉水声如同琴筑之音的比喻,增添了诗的意境和美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清幽环境的喜爱和对孤独的淡然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埼岸互萦斜,因依爱筠绿”:描绘了曲折的岸边和翠绿的竹子,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
  • “虽疑境过清,未必伤幽独”:表达了作者对清幽环境的淡然态度,即使环境过于清幽,也不会伤害到孤独。
  • “偶坐松下石,泉声作琴筑”:通过泉水声如同琴筑之音的比喻,增添了诗的意境和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泉声作琴筑”将泉水声比喻为琴筑之音,增添了诗的意境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清幽环境的喜爱和对孤独的淡然态度。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埼岸、筠绿、泉声。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个清幽的自然环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孤独的淡然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埼岸互萦斜”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 A. 直线的岸边 B. 曲折的岸边 C. 平坦的岸边 D. 陡峭的岸边
  2. 诗中“泉声作琴筑”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排比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热闹环境的喜爱 B. 对清幽环境的喜爱 C. 对孤独的恐惧 D. 对热闹的向往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清幽的自然环境,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喜爱。

诗词对比:

  • 张嵲的《鸣筑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了清幽的自然环境,但张嵲的诗更注重表达对孤独的淡然态度,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表达对自然景色的喜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嵲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王维诗选》:收录了王维的诗作,可以与张嵲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寓居 思故园 题赵表之李伯时画捉马图诗二首 上分水岭 次韵周守二首 其二 种松二首 初夏晚兴 唁菊 乘舟阻风 赵表之送梅并诗次韵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齐字旁的字 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丶字旁的字 虚声恐吓 忪蒙 包含鸡的词语有哪些 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没齿难忘 饰城 汗洽股栗 坐以待旦 肀字旁的字 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臼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花朵 出出律律 世念 萤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