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4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49:20
《高阳台 除夕遣怀》
作者:沈泽棠 〔清代〕
漏箭催年,帘旌漾暝,阑珊应笑陈人。
预数花风,暗吹芳信无痕。
痴心未许流光换,倩啼鸦唤住黄昏。
判今宵,似叶寒襟,冷伴梅魂。
明朝知有提壶约,便大钱留得,扶醉前村。
卅载浮名,閒情都付桃根。
豪怀漫与潮争长,趁新潮打桨迎春。
任寻常,酒债重重,剥啄柴门。
时光如箭,催促着新年的到来,帘幕轻扬,在昏暗中似乎听见有人在笑。
我预感到春风已经来临,却又感觉到它的脚步无声无息。
我心中痴迷,始终不愿意让流光带走我的心情,唯有那啼叫的乌鸦在黄昏时分唤住我。
今晚的我,就像那寒冷的叶子,孤独地伴随着梅花的灵魂。
明天我知道会有约定,便会留下更多的酒钱,扶醉前往村庄。
三十年的浮名,闲情都已付诸东流。
豪情壮志与潮水争流,趁着新潮去划桨迎接春天。
即使寻常,酒债依旧缠身,柴门也被啄得透亮。
沈泽棠(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抒情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生活,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这首诗作于除夕之际,诗人借助节日的氛围,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新年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浮名的无奈与对真情的珍惜。
《高阳台 除夕遣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岁末时分的复杂心情。开篇以“漏箭催年”引入,声声滴落的水声仿佛在催促时间的流逝,这样的意象使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与迅速。接着,诗人描绘了夜幕降临时的景象,帘幕轻扬,似乎在低声细语,带出一种阑珊的美感。
诗中“痴心未许流光换”,表达了诗人对流逝岁月的不舍与眷恋,尽管时间在不断流动,但内心的情感依然坚定。此处,乌鸦的啼叫成为了诗人的情感寄托,象征着对黄昏的留恋与对未来的期望。
“明朝知有提壶约”,展现了诗人对新年的期待以及饮酒的约定,酒在这里不仅是欢庆的象征,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放纵。最后,诗人感慨三十年间的浮名与闲情的消逝,表明了对现实与理想的反思。整首诗通过对情感的细腻描绘和对时间的深刻思考,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除夕时光的感慨,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眷恋和对新年的期待,反映了人生的无奈与希望,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高阳台 除夕遣怀》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沈泽棠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漏箭催年”中的“漏箭”比喻什么?
A. 流水
B. 时间
C. 风
D. 生命
“明朝知有提壶约”中的“提壶”指的是什么?
A. 约定饮酒
B. 约定饮茶
C. 约定游玩
D. 约定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