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2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6:23
《大雷雨》
作者: 姜特立 〔宋代〕
驱逐风雷撼海潮,
迢迢山觉度山椒。
金蛇照夜三千尺,
银竹倾云百万条。
起舞不辞巾角垫,
卷廊从听药囊漂。
吾家虽乏千仓积,
一饭何妨共祝尧。
这首诗描绘了雷雨来临时的壮观场景和诗人对自然的感悟。风雷驱赶着海潮,遥远的山脉似乎也被震撼着;夜空中金色的闪电像蛇一样照耀着,倾斜的竹子在云层间摇摆。诗人随风起舞,不在乎衣角的湿润,轻松地卷起廊上的药囊。尽管我家里缺乏丰厚的储备,但即使是一顿饭也足以让我和朋友们共同庆祝。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祝尧”:尧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贤明君主,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庆祝的心情。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字子华,号石嵩,生于南宋,著有《姜特立集》。他的诗风豪放,擅长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大雷雨》是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创作的,诗人在经历了自然的壮观景象后,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活的简单快乐。
姜特立的《大雷雨》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展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伟大。诗的开头,诗人用“驱逐风雷撼海潮”描绘了雷雨来临时的震撼场景,气势磅礴,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而“迢迢山觉度山椒”则展现了遥远的山脉在风雨中也感受到了震动,象征着自然的联动性。
接下来的“金蛇照夜三千尺,银竹倾云百万条”中,闪电和雨水的描绘生动形象,意象鲜明,展现了雷雨夜晚的壮丽景色,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诗人通过“起舞不辞巾角垫”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投入,尽管外界环境恶劣,他依然能从中汲取快乐,体现了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吾家虽乏千仓积,一饭何妨共祝尧”则将情感引向更深层次。即使生活简朴,物质匮乏,依然可以与朋友共享一顿饭,共同祝福美好的未来,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在气势与情感上都达到了和谐统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具有深刻的哲理和美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如“金蛇”、“银竹”等)、拟人(如“山觉”)和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简单生活的珍惜与乐观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金蛇”指代什么?
A. 蛇
B. 闪电
C. 风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自然的威力
B. 简单生活的珍惜
C. 物质的富裕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什么?
A. 悲观
B. 乐观
C. 消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作对比,二者均描绘自然,但王维更偏向于静谧与内心的宁静,而姜特立则展现出雷雨的壮观和生命的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