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幽怀四首 其三》

时间: 2025-05-02 14:54:16

诗句

墙根老树碧生苔,门捲疏帘一半开。

岩影乍晴云欲散,雷声忽动雨还来。

长堤隔水疑无路,瘦马冲泥念不才。

朝往暮归缘底事,秪须形影自相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54:16

原文展示:

墙根老树碧生苔,门捲疏帘一半开。岩影乍晴云欲散,雷声忽动雨还来。长堤隔水疑无路,瘦马冲泥念不才。朝往暮归缘底事,秪须形影自相猜。

白话文翻译:

墙根下的老树长满了碧绿的苔藓,门上的帘子半卷着敞开。山岩的影子在晴天时显得云雾即将散去,雷声突然响起,预示着雨即将来临。长堤隔着水面,让人怀疑前方无路可走,瘦弱的马儿在泥泞中艰难前行,让人感叹自己的无能。早晨出去,傍晚归来,究竟是为了什么事情呢?只能让形影相伴,自己去猜测。

注释:

  • 墙根老树碧生苔:墙根下的老树,因为久无人打理,长满了碧绿的苔藓。
  • 门捲疏帘一半开:门上的帘子半卷着,表示门半开着。
  • 岩影乍晴云欲散:山岩的影子在晴天时显得云雾即将散去。
  • 雷声忽动雨还来:雷声突然响起,预示着雨即将来临。
  • 长堤隔水疑无路:长堤隔着水面,让人怀疑前方无路可走。
  • 瘦马冲泥念不才:瘦弱的马儿在泥泞中艰难前行,让人感叹自己的无能。
  • 朝往暮归缘底事:早晨出去,傍晚归来,究竟是为了什么事情呢?
  • 秪须形影自相猜:只能让形影相伴,自己去猜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南昌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对后世影响颇大。这首《幽怀四首 其三》反映了作者在特定环境下的心境和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晚年,面对政治生涯的起伏和个人命运的无奈时所作,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省自问的心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动物,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自省。诗中的“墙根老树碧生苔”和“门捲疏帘一半开”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略带荒凉的环境,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寂。而“岩影乍晴云欲散,雷声忽动雨还来”则通过自然现象的变化,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波动和不安。最后两句“朝往暮归缘底事,秪须形影自相猜”则是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疑惑和探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墙根老树碧生苔: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略带荒凉的环境,老树和苔藓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坚韧。
  2. 门捲疏帘一半开:门帘半开,暗示了一种开放但又有所保留的状态,可能是作者心境的写照。
  3. 岩影乍晴云欲散:通过自然现象的变化,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波动和不安。
  4. 雷声忽动雨还来:雷声和雨预示着变化和不确定性,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焦虑。
  5. 长堤隔水疑无路:长堤和水面象征着隔阂和困难,表达了作者对于前路的迷茫。
  6. 瘦马冲泥念不才:瘦马和泥泞象征着艰难和困苦,表达了作者对于自身能力的怀疑。
  7. 朝往暮归缘底事: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疑惑。
  8. 秪须形影自相猜: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只能通过自我反思来寻找答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墙根老树碧生苔”中的“老树”和“碧生苔”比喻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坚韧。
  • 拟人:如“岩影乍晴云欲散”中的“云欲散”赋予云以人的情感和动作。
  • 对仗:如“朝往暮归缘底事,秪须形影自相猜”中的“朝往暮归”和“秪须形影”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和探索。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动物,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自省和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疑惑。

意象分析:

  • 墙根老树:象征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坚韧。
  • 碧生苔:象征静谧而略带荒凉的环境。
  • 门捲疏帘:象征一种开放但又有所保留的状态。
  • 岩影乍晴:象征内心的波动和不安。
  • 雷声忽动:象征变化和不确定性。
  • 长堤隔水:象征隔阂和困难。
  • 瘦马冲泥:象征艰难和困苦。
  • 朝往暮归:象征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
  • 秪须形影:象征通过自我反思来寻找答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墙根老树碧生苔”描绘了怎样的环境? A. 热闹繁华 B. 静谧荒凉 C. 生机勃勃 D. 阴暗潮湿

  2. “门捲疏帘一半开”暗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A. 完全开放 B. 有所保留 C. 封闭自守 D. 无所谓

  3. “岩影乍晴云欲散”通过什么自然现象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波动? A. 风 B. 云 C. 雨 D. 雷

  4. “朝往暮归缘底事”表达了作者对于什么的疑惑? A. 人生意义 B. 政治生涯 C. 个人命运 D. 社会环境

答案:

  1. B
  2. B
  3. B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居的宁静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李东阳的《幽怀四首 其三》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忧虑,但李东阳的诗更多地体现了自省和探索,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东阳诗集》:收录了李东阳的全部诗作,是研究李东阳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收录了大量古代诗歌的鉴赏和解析,是学习古代诗歌的重要参考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许季升五首 题钓雪图 尹丈少稷旧作借竹轩诗数首如雨重时惊入屋梢 从李崇道觅潘衡墨四首 从赵崇道求蜀纸五首 其四 次韵酬答陈席庆伯见贻二首 寄秋怀 其五 简赠欧阳伯威二绝句 次韵酬答陈席庆伯见贻二首 向监税以前韵见贻复用韵答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栽面 翼蔽 航天器 虐行 牛字旁的字 随声附和 名垂青史 知根知底 包含裸的词语有哪些 文轨攸同 龍字旁的字 包含望的成语 弋字旁的字 人无貌相,水无斗量 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子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滋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