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许吉士天锡养病》

时间: 2025-05-01 00:29:54

诗句

一点文星傍紫微,士林方此伫光辉。

工诗不为唐科选,卧病非同汉令归。

旧友爱听谈玉署,老亲惊见著朝衣。

文场讲席周旋地,道义重来幸不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29:54

原文展示:

送许吉士天锡养病 李东阳 〔明代〕

一点文星傍紫微,士林方此伫光辉。 工诗不为唐科选,卧病非同汉令归。 旧友爱听谈玉署,老亲惊见著朝衣。 文场讲席周旋地,道义重来幸不违。

白话文翻译:

一颗文学之星依傍着紫微星,士人们正期待着他的光辉。 他擅长写诗,但并非为了唐朝的科举选拔,而是因病卧床,不同于汉代令官的归乡。 老朋友们喜欢听他在玉署中的谈话,年迈的父母惊讶地看到他穿着朝服。 在文场和讲席中周旋的地方,他再次回来,幸好没有违背道义。

注释:

字词注释:

  • 文星:指文学才华出众的人。
  • 紫微: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宿,常用来比喻皇室或高官。
  • 士林:指学者、文人的群体。
  • 唐科选:唐朝的科举选拔。
  • 玉署:指官署,这里指许吉士的工作地点。
  • 朝衣:官员上朝时穿的服装。
  • 文场讲席:指文人学者聚集讨论学问的地方。

典故解析:

  • “一点文星傍紫微”:比喻许吉士的文学才华出众,如同文星依傍着紫微星,象征其地位显赫。
  • “卧病非同汉令归”:汉令归指的是汉代官员因病归乡,这里用来对比许吉士的病情,强调其特殊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南昌人。他的诗文风格典雅,多涉及政治、社会和个人情感。此诗是他在许吉士因病休养时所作,表达了对许吉士的关心和对其文学才华的赞赏。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当时许吉士因病需要休养,李东阳以此诗表达对其的慰问和对其文学成就的肯定。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许吉士文学才华和病情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其的深厚情感和对其文学成就的赞赏。诗中“一点文星傍紫微”一句,以星象比喻许吉士的文学地位,形象生动。“工诗不为唐科选,卧病非同汉令归”则进一步强调了许吉士的特殊性和其在文学上的独立性。后两句通过对许吉士在官场和家庭中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其多重身份和受到的尊重。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对文学的崇高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点文星傍紫微”:以星象比喻许吉士的文学才华,暗示其在文学界的显赫地位。
  2. “士林方此伫光辉”:士人们正期待着许吉士的光辉,表达对其文学成就的期待。
  3. “工诗不为唐科选”:许吉士写诗并非为了科举,显示其文学创作的独立性。
  4. “卧病非同汉令归”:许吉士因病休养,不同于古代官员因病归乡,强调其特殊性。
  5. “旧友爱听谈玉署”:老朋友们喜欢听他在官署中的谈话,显示其在官场中的影响力。
  6. “老亲惊见著朝衣”:年迈的父母惊讶地看到他穿着朝服,展现其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7. “文场讲席周旋地”:在文人学者聚集的地方,他再次回来,显示其在学术界的地位。
  8. “道义重来幸不违”:幸好没有违背道义,表达对其道德品质的肯定。

修辞手法:

  • 比喻:“一点文星傍紫微”中,以星象比喻许吉士的文学才华。
  • 对比:“工诗不为唐科选,卧病非同汉令归”中,通过对比强调许吉士的特殊性。
  • 拟人:“士林方此伫光辉”中,将士人群体拟人化,表达对其文学成就的期待。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许吉士文学才华和病情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其的深厚情感和对其文学成就的赞赏。诗中强调了许吉士在文学、官场和家庭中的多重身份,以及其在道德品质上的坚持,体现了对其全面肯定和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文星:比喻文学才华出众的人。
  • 紫微:比喻皇室或高官。
  • 玉署:指官署,象征官场。
  • 朝衣:象征官员的身份和地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一点文星傍紫微”中的“文星”指的是什么? A. 文学才华出众的人 B. 天文学中的星宿 C. 官署中的官员 D. 古代的科举考试 答案:A

  2. 诗中“卧病非同汉令归”中的“汉令归”指的是什么? A. 汉代官员因病归乡 B. 汉代的科举考试 C. 汉代的文学作品 D. 汉代的官署 答案:A

  3. 诗中“旧友爱听谈玉署”中的“玉署”指的是什么? A. 官署 B. 家庭 C. 文学作品 D. 科举考试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赠卫八处士》: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文学成就的赞赏。
  • 王维的《送别》:通过对友人离别的描写,展现了深厚的友情。

诗词对比:

  • 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与李东阳的《送许吉士天锡养病》: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但杜甫的诗更多地展现了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而李东阳的诗则更侧重于对友人文学才华的赞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明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
  • 《李东阳诗集》:收录了李东阳的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文学风格。
  • 《古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惠空北游 夏日西霞寺书怀寄张逸人 煌煌京洛行 山中答人 小松 庭际新移松竹 怀体休上人 秋苔 吊杜工部坟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秋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木字旁的字 天关 大夜弥天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中火铺 徧谕 旡字旁的字 包含荟的词语有哪些 低声下气 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广字头的字 说方便 竖心旁的字 圣考 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夕字旁的字 百结悬鹑 金飞玉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