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3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8:49
原文展示:
极意穷幽隐,虚怀仰治平。近臣常造膝,阁老不呼名。道合君臣义,恩深父子情。化机元不偶,天意竟何成。
白话文翻译:
全心探索深奥的隐秘,虚心仰望国家的安定。近臣常常亲近君王,阁老不直呼其名。道义结合君臣关系,恩情深厚如父子。变化的契机并非偶然,天意究竟如何成就。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南昌人。他历任翰林院编修、礼部尚书等职,是明代中期的文坛领袖之一。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邃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李东阳对国家治理和个人修养的思考。在明代中期,政治相对稳定,但社会矛盾逐渐显现,李东阳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个人道德修养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体现了李东阳对国家治理和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首两句“极意穷幽隐,虚怀仰治平”表达了诗人对深奥知识的追求和对国家安定的渴望。中间两句“近臣常造膝,阁老不呼名”描绘了君臣之间的亲近和尊敬,体现了儒家伦理中的君臣之道。最后两句“道合君臣义,恩深父子情”强调了道义和恩情的重要性,而“化机元不偶,天意竟何成”则表达了对天意的思考和对变化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李东阳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国家治理和个人修养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深奥知识的追求、对国家安定的渴望、对君臣关系的描绘以及对天意的思考,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刻关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近臣常造膝”中的“造膝”指的是什么? A. 亲近君王 B. 跪拜君王 C. 与君王交谈 D. 与君王共进晚餐
诗中“阁老不呼名”中的“阁老”指的是什么? A. 高级官员 B. 普通官员 C. 文人 D. 武将
诗中“道合君臣义”中的“道合”指的是什么? A. 道义上的结合 B. 道路上的结合 C. 道德上的结合 D. 道观上的结合
诗中“恩深父子情”中的“恩深”指的是什么? A. 恩情深厚 B. 恩惠深厚 C. 恩德深厚 D. 恩宠深厚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