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琵琶仙 孔东塘所藏韩滉小忽雷叶东卿拓本,今在陶斋,乙巳上元日感题》

时间: 2025-05-06 03:03:15

诗句

马上胡笳,更安史乱后,琵琶凄切。

谁道经画江淮,繁华未销歇。

檀槽手制,几回看,柳花如雪。

元相徵歌,李谟擪笛,长自呜咽。

想秦蜀,流落千年,又新染、桃花扇边血。

多少玉颜漂泊,叹腥膻宫阙。

只一曲、逤逻沙尘,把古今、积恨弹彻。

说甚叶氏韩家,那时喧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3:15

原文展示:

琵琶仙 孔东塘所藏韩滉小忽雷叶东卿拓本,今在陶斋,乙巳上元日感题

作者: 王闿运 〔清代〕

白话文翻译:

在马背上听到胡笳的声音,更是在安史之乱后,琵琶声凄切。谁又能说经过江淮的繁华未曾消逝?檀木的琵琶是手工制作的,几次回头看,柳花如雪飘落。元相的歌声,李谟的笛声,长久以来都在呜咽。想起秦蜀之地,流落了千年,又新染上了桃花扇边的血迹。多少美丽的容颜漂泊,叹息腥膻的宫阙。只一曲《逤逻沙尘》,就把古今的积怨弹彻。说什么叶氏韩家,那时候是多么喧闹。

注释:

  • 胡笳:一种乐器,常用于描述胡族的音乐,代表异域的情感。
  • 安史乱:指唐代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带来了历史上的重大变故。
  • 檀槽:指琵琶的琴槽,檀木制成。
  • 元相:指元代的诗人或乐曲,表现出古今交融的情感。
  • 李谟:可能指的是古代的音乐家,象征着艺术传承。
  • 桃花扇:出自《桃花扇》,典故中暗指政治纷争与个人遭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闿运(1682-1759),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抒情见长。他的作品常常结合历史与个人情感,手法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乙巳年(1745年)的上元日,正值清代,社会动荡与历史变换交织,诗人通过琵琶声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王闿运的《琵琶仙》以琵琶作为引子,描绘了历史的悲哀和个人的情感。诗中通过胡笳的声音引出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表现出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哀伤。琵琶的凄切声响,仿佛是对往昔繁华的追忆,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诗人借檀槽手制的琵琶,表达了对艺术的热爱,同时也引发对历史的思考。柳花如雪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深化了诗歌的情感。

在后半部分,诗人深入探讨了历史的变迁与个人命运,提到的“桃花扇边血”更是将个人遭遇与历史背景紧密联系。诗句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叹息,也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最终又回到对叶氏韩家的追忆,展现了古今交融的文化意境。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历史的沉思,也有对艺术的热切追求,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马上胡笳:开篇即点出音乐的异域情感,设定了背景。
  • 更安史乱后,琵琶凄切:历史的悲剧使得音乐显得更加伤感。
  • 谁道经画江淮,繁华未销歇:质疑历史的繁华是否真的消逝,反映出对美好往昔的怀念。
  • 檀槽手制,几回看,柳花如雪: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对琵琶的珍视,柳花象征着离愁别绪。
  • 元相徵歌,李谟擪笛,长自呜咽:提到历史人物,增强了作品的历史感。
  • 想秦蜀,流落千年:对历史的追忆,象征着文化的延续与变迁。
  • 多少玉颜漂泊,叹腥膻宫阙:展现了对历史悲剧中人们命运的同情。
  • 只一曲逤逻沙尘,把古今积恨弹彻:音乐成为情感的宣泄,历史的积怨通过艺术得到表达。
  • 说甚叶氏韩家,那时喧热:结束时的感慨,回归到个人与历史的交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琵琶声比作历史的哀愁,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柳花如雪,檀槽手制”,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历史与情感联系,使得诗意更为丰富。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琵琶的描绘,表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命运的交织,展现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琵琶:象征着艺术与文化的传承。
  • 胡笳:代表异域音乐,带有悲伤情绪。
  • 柳花:象征离愁与思念。
  • 桃花扇:暗示历史与个人的关系,政治纷争的隐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闿运的《琵琶仙》主要描绘了哪种乐器? a. 二胡
    b. 琵琶
    c. 笛子
    d. 古筝

  2. “想秦蜀,流落千年”中的“秦蜀”指代什么? a. 地名
    b. 人名
    c. 乐器
    d. 朝代

  3. 诗中提到的“桃花扇”象征着什么? a. 爱情
    b. 政治纷争
    c. 友谊
    d. 文化传承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琵琶行》 by 白居易:同样以琵琶为题材,表达对往昔的追忆。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描写对亲人思念的情感,与历史背景交织。

诗词对比:

  • 王闿运 vs 白居易:两位诗人都以琵琶为主题,但王闿运更注重历史的沉重感,而白居易则更多地表现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可作为理解王闿运风格的参考书。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对古典诗词有进一步的解读与分析。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九日过长芦泊小港留题龙山古寺 九日风雨同昆山张水部诚之饮岳阳行台 九日过姚廷晖隐居 九日独坐 九日雷峰登高 九日与丹霞诸子登海螺峰绝顶,同赋用咸韵 九日游净社院二首 其一 九日南阳与诸公会 九日广陵薛浮阳酌予于永昌寺寺临大江有浮屠高百尺额庆陵手书不知先帝何缘南顾此刹固异数也 九日旗峰登高看放纸鸢听酒妇和歌步周毓庭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鸡黍之膳 提纲振领 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一裹圆 車字旁的字 包含庭的成语 兀字旁的字 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踪行 黑字旁的字 押寨夫人 围拢 半面之交 惹草拈花 滞义 耳字旁的字 包含对的词语有哪些 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