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4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6:42
琵琶仙
作者: 蒋春霖 〔清代〕
天际归舟,悔轻与故国梅花为约。
归雁啼入箜篌,沙洲共漂泊。
寒未减东风又急,问谁管沈腰愁削。
一舸青琴,乘涛载雪,聊共斟酌。
更休怨伤别伤春,怕垂老心期渐非昨。
弹指十年幽恨,损萧娘眉萼。
今夜冷篷窗倦倚,为月明强起梳掠。
怎奈银甲秋声,暗回清角。
在天边归来的船只上,我后悔当初轻易地和故国的梅花约定。
归来的大雁啼叫着,进入了箜篌的音律,沙洲上我也在漂泊。
寒气未减,东风又急,我在问谁来关心沈腰的愁苦。
一只小船载着青琴,乘着波涛运送着雪花,让我们聊聊酒酌。
更不要再怨恨离别和春天的伤感,怕是年纪渐长,心情不再像昨日。
十年的幽怨,损了萧娘的眉尖与花瓣。
今夜冷雨打在窗上,我倦倚着窗前,为了明月而强忍着打理头发。
怎奈秋声如银甲般冷峻,暗暗传来清角的声音。
蒋春霖,清代诗人,生于一个文人世家,受家庭熏陶,深得古典诗词的魅力,常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结合,表达内心的感受。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旅途归乡时所作,结合了对故国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琵琶仙》是蒋春霖的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归舟、梅花、归雁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与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开篇即是对旅行的悔恨,表达了对离乡的无奈和对故国的依恋,这种情感在后面的描写中愈加浓烈。尤其是“寒未减东风又急”的描写,既体现了外界的寒冷,也隐喻了内心的孤寂和焦虑。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青琴和白雪的结合,象征着音乐与纯洁的美好,作者试图通过音乐来抚慰内心的愁苦。而“弹指十年幽恨”的感慨,更是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时间的流逝带走了多少美好的记忆。
在情感基调上,诗中虽有对过往的追忆和感伤,但最终却是对生活的无奈接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伤感与哲思,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天际归舟,悔轻与故国梅花为约。
归雁啼入箜篌,沙洲共漂泊。
寒未减东风又急,问谁管沈腰愁削。
一舸青琴,乘涛载雪,聊共斟酌。
更休怨伤别伤春,怕垂老心期渐非昨。
弹指十年幽恨,损萧娘眉萼。
今夜冷篷窗倦倚,为月明强起梳掠。
怎奈银甲秋声,暗回清角。
整首诗歌围绕着思乡、离别与时光流逝的主题展开,表现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无奈接受,情感深邃而复杂。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了什么?
“寒未减东风又急”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青琴”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