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6:47
原文展示:
鹤林寺 流水苍松石迳斜,瓮城城外梵王家。 仙林不返云巢鹤,僧钵曾移海国花。 剥落苔碑秋卧草,荒凉竹院午敲茶。 当时一掷乾坤手,曾向山窗倚暮霞。
白话文翻译:
溪水潺潺,苍松掩映,石径斜斜,城外梵王之家。 仙鹤不再返回云中的巢穴,僧人的钵中曾移栽来自海国的花。 青苔覆盖的石碑在秋草中躺卧,荒凉的竹院中正午敲打着茶。 当年那挥手间决定乾坤的人物,曾在山窗边倚着晚霞。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景熙(1242-1310),字德阳,号霁山,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抒发对故国的怀念和对时世的感慨,风格沉郁悲壮。这首诗描绘了鹤林寺的景致,通过古迹的荒凉反映出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鹤林寺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和对现实荒凉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鹤林寺景致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时代的变迁。诗中“流水苍松石迳斜”描绘了寺院的自然环境,而“仙林不返云巢鹤”则隐喻了高洁之士的离去。后两句“剥落苔碑秋卧草,荒凉竹院午敲茶”则通过具体的景象,传达了寺院的荒凉和历史的沉淀。最后一句“当时一掷乾坤手,曾向山窗倚暮霞”则是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以及对那些有巨大影响力的人物的追忆。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古迹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和对过去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鹤林寺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和对现实荒凉的感慨,以及对那些有巨大影响力的人物的追忆。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仙林不返云巢鹤”比喻了什么? A. 高洁之士的离去 B. 仙鹤的飞翔 C. 寺院的荒凉 答案:A
“僧钵曾移海国花”中的“海国花”指的是什么? A. 来自远方的珍稀花卉 B. 海边的野花 C. 僧人的食物 答案:A
诗中的“当时一掷乾坤手”指的是什么? A. 有巨大影响力的人物 B. 寺院的僧人 C. 诗人的朋友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