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垂虹桥》

时间: 2025-04-26 03:30:18

诗句

地坼东吴海脉连,画桥两跨晴川。

影翻河汉蛟龙国,压江湖螮蝀天。

几处征帆浮日月,四洲谯角隔风烟。

三高远矣荒祠在,一笛阑干夕照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0:18

原文展示:

垂虹桥 林景熙 〔宋代〕 地坼东吴海脉连,画桥两跨晴川。 影翻河汉蛟龙国,压江湖螮蝀天。 几处征帆浮日月,四洲谯角隔风烟。 三高远矣荒祠在,一笛阑干夕照边。

白话文翻译:

大地裂开,东吴与海脉相连,一座如画的桥梁横跨在晴朗的河流上。 桥影在河汉中翻腾,仿佛蛟龙之国,气势压过了江湖,如同彩虹横跨天际。 几处征帆在日月之下漂浮,四洲的谯楼角声被风烟隔断。 三高(指三位高人)虽已远去,但荒废的祠堂仍在,一曲笛声在栏杆旁,伴着夕阳的余晖。

注释:

  • 地坼:地裂,比喻大地广阔。
  • 东吴:古代地名,今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
  • 海脉:海中的脉络,比喻海与陆地的联系。
  • 画桥:形容桥如画般美丽。
  • 晴川:晴朗的河流。
  • 河汉:银河。
  • 蛟龙国:比喻水中神秘而强大的生物。
  • 螮蝀:彩虹。
  • 征帆:远行的船帆。
  • 日月:比喻时间或光明。
  • 四洲:指四方之地。
  • 谯角:谯楼上的角声,古代用于报时或警戒。
  • 三高:指三位高人,具体指哪三位高人需结合具体历史背景。
  • 荒祠:荒废的祠堂。
  • 阑干:栏杆。
  • 夕照:夕阳的余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景熙(约1240-1310),字德阳,号霁山,南宋末年至元初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宋末元初的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通过桥、河、帆、角声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的“三高”可能指历史上著名的三位高人,但具体指谁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诗人的个人经历来解读。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壮丽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感慨。诗中“地坼东吴海脉连”一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地与海洋的广阔联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画桥两跨晴川”则进一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桥梁的美丽,与前句形成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工的精巧。后几句通过“影翻河汉蛟龙国”、“压江湖螮蝀天”等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壮丽氛围,同时通过“几处征帆浮日月”、“四洲谯角隔风烟”等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远方征人的思念。最后两句“三高远矣荒祠在,一笛阑干夕照边”则以荒祠和笛声为媒介,抒发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地坼东吴海脉连”: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地与海洋的广阔联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2. “画桥两跨晴川”:细腻地描绘了桥梁的美丽,与前句形成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工的精巧。
  3. “影翻河汉蛟龙国”:通过“影翻”和“蛟龙国”的意象,强化了诗中的壮丽氛围。
  4. “压江湖螮蝀天”:以“压”和“螮蝀”形容桥的气势,展现了桥的雄伟。
  5. “几处征帆浮日月”:通过“征帆”和“日月”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征人的思念。
  6. “四洲谯角隔风烟”:以“谯角”和“风烟”形容远方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7. “三高远矣荒祠在”:以“三高”和“荒祠”为媒介,抒发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
  8. “一笛阑干夕照边”:以“笛声”和“夕照”为媒介,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夸张:如“地坼东吴海脉连”,夸张地描绘了大地与海洋的广阔联系。
  • 比喻:如“影翻河汉蛟龙国”,将桥影比作蛟龙之国,强化了壮丽氛围。
  • 拟人:如“压江湖螮蝀天”,将桥拟人化,展现了桥的雄伟。
  • 对仗:如“几处征帆浮日月,四洲谯角隔风烟”,通过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地坼:大地裂开,比喻大地广阔。
  • 画桥:如画般美丽的桥梁。
  • 晴川:晴朗的河流。
  • 河汉:银河。
  • 蛟龙国:水中神秘而强大的生物。
  • 螮蝀:彩虹。
  • 征帆:远行的船帆。
  • 日月:时间或光明。
  • 谯角:谯楼上的角声。
  • 荒祠:荒废的祠堂。
  • 阑干:栏杆。
  • 夕照:夕阳的余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三高”可能指哪三位高人? A. 李白、杜甫、王维 B. 苏轼、黄庭坚、陆游 C. 具体指哪三位高人需结合具体历史背景 D. 陶渊明、王羲之、谢灵运 答案:C

  2. 诗中的“画桥”指的是什么? A. 一座实际存在的桥梁 B. 一座如画般美丽的桥梁 C. 一座历史悠久的桥梁 D. 一座连接东吴和海洋的桥梁 答案:B

  3. 诗中的“影翻河汉蛟龙国”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夸张 B. 比喻 C. 拟人 D. 对仗 答案:B

  4. 诗中的“几处征帆浮日月”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B. 对远方征人的思念 C. 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D.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描绘赤壁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 杜甫《登高》:通过描绘登高所见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林景熙《垂虹桥》与苏轼《赤壁赋》:两首诗都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但林景熙的诗更注重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林景熙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诗人的创作特点。
  • 《林景熙诗集》:收录了林景熙的全部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蛛网 人日出游湖上十首 大司成颜几圣率同舍招游裴园,泛舟绕孤山赏 晓坐荷桥四首 其二 寄题福帅张子仪尚书禊游堂 题吉水余端蒙明府县门飞凫阁 泊樟镇 和萧伯和春舆 芗林五十咏·幕翠庭 宿青山市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辎輟车 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痌瘝 头眠 坐立不安 虎兕出柙 男事 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私字儿的字 目字旁的字 意急心忙 直言正论 老营 龠字旁的字 云娇雨怯 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耂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