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5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7:46
两眼日将暗,四肢渐衰瘦。
束带剩昔围,穿衣妨宽袖。
流年似江水,奔注无昏昼。
志气与形骸,安得长依旧。
亦曾登玉陛,举措多纰缪。
至今金阙籍,名姓独遗漏。
亦曾烧大药,消息乖火候。
至今残丹砂,烧乾不成就。
行藏事两失,忧恼心交斗。
化作憔悴翁,抛身在荒陋。
坐看老病逼,须得医王救。
唯有不二门,其间无夭寿。
两眼渐渐昏暗,四肢也逐渐虚弱。
束带的衣服依旧紧围在身上,穿衣服时却妨碍了宽大的袖子。
光阴如江水,奔流不息,白昼与黑夜没有停歇。
志向与身体的衰老,怎能永远保持不变呢?
我曾经登上高位,举止却屡屡失误。
至今的名册里,自己的名字却被遗漏。
我也曾烧制名贵的药材,然而火候却掌握不好。
至今剩下的丹砂,烧干了也无法成就。
行藏之间的事情都失去了,心中忧虑交织。
我化作一个憔悴的老人,抛弃在荒僻的地方。
坐看老病逼近,必须需要神医的救助。
唯有那“不二门”,其中无夭寿之忧。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多以平易近人著称,内容包罗万象,关注社会民生,倡导人文关怀,是唐代诗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诗人感受到身体的衰老与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长生的渴望。诗中反映了他对自己曾经辉煌的回忆与现实的无奈,以及对道教“长生不老”思想的向往。
《不二门》是白居易晚年的一首自省之作,诗中通过对自身衰老与失落的描绘,展现了深沉的生命感悟。开篇两句便引入了衰老的主题,日渐昏暗的眼睛与衰瘦的四肢,令人感受到岁月无情的流逝。接着,作者用“流年似江水”形象地比喻了时间的迅速与无情,传达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当下的无奈。
在诗中,白居易回忆起自己曾经的辉煌,曾经的高位与荣耀,如今却不得不面对形骸的衰老与内心的忧虑。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焦虑,表现出对生命的反思和对长生的渴求。最后,诗人提到的“不二门”不仅是对道教思想的引用,也象征着一种超越生死、追求永恒的理想境界。
整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也展现了白居易的个人情感,情感真挚,语言通俗易懂,极具艺术魅力。
两眼日将暗,四肢渐衰瘦。
束带剩昔围,穿衣妨宽袖。
流年似江水,奔注无昏昼。
志气与形骸,安得长依旧。
亦曾登玉陛,举措多纰缪。
至今金阙籍,名姓独遗漏。
亦曾烧大药,消息乖火候。
至今残丹砂,烧乾不成就。
行藏事两失,忧恼心交斗。
化作憔悴翁,抛身在荒陋。
坐看老病逼,须得医王救。
唯有不二门,其间无夭寿。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衰老与时间的感慨,表现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长生的渴望。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白居易在诗中传达了人生无常的哲理,强调了心灵的追求与身体的挣扎。
白居易在诗中提到的“不二门”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流年似江水”意指什么?
诗人提到的“金阙籍”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