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9:33
霜重晨檐滴,薪乾夜焙温。
老惟便布褐,病不出柴门。
瓶里梅花堕,窗间鹊语喧。
闲人信无事,午睡到黄昏。
清晨的霜重重地挂在屋檐上,滴落的声音清脆;夜里烧的柴火已经干,温暖了整个房间。年老的人只好穿着粗布衣服,因病不敢出门。瓶子里的梅花已经凋落,窗外的喜鹊在喧闹着。闲人认为没什么事情可做,竟然睡到了黄昏。
诗中提到的梅花,常常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反映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感慨。鹊语则常与喜庆、吉祥相联系,营造出一种生活气息。
作者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和爱国者。他的作品以豪放、深沉的情感而著称,常表现对国家的忧虑与对个人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晚年,陆游身处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个人衰老,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清醒认识和对往昔的怀念。
《霜寒》通过描绘寒冷的晨霜和温暖的夜晚,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诗的开头以“霜重晨檐滴”引入,描绘了一个清冷的早晨,给人以清新之感,而后“薪乾夜焙温”则转向温暖与舒适,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外界气候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接下来,诗人以自描述老年的境况,表达了自己因病无法出门的无奈与孤独。在这种自然与人事的交织中,梅花的凋零与鹊语的喧闹映射了生活的无常与世事的繁杂。最后一句“闲人信无事,午睡到黄昏”则表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人生的哲思与态度。
整体上,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反映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淡然处世的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霜重晨檐滴”表现的是什么季节?
“老惟便布褐”中的“布褐”指的是什么?
“闲人信无事”的“信”字可以理解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霜寒》和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的生活状态,但陆游更倾向于内心的感慨与孤独,而王维则展现出一种闲适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