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4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1:23
上方高阁与云齐,
蜡屐穿云步步跻。
却恐此身生羽翼,
不从平地作阶梯。
九门路接青霄近,
四望山连碧海低。
徙倚阑干重回首,
疏林烟暝野猿啼。
万仞仙山插太空,
山腰依约见莲宫。
人寰隔绝无人到,
洞府深沉有路通。
石隙生云埋柱础,
海光浮日映帘栊。
野僧斋罢凭阑久,
千里秋毫入望中。
高阁直与云层相接,
穿着蜡屐在云中一步步攀登。
我担心我的身体长出翅膀,
不愿意从平地走上阶梯。
九门大道与青空相连,
四周的山峦与碧海相接。
我倚着栏杆回头凝望,
疏落的树林、烟雾弥漫,野猿啼鸣。
万仞高山直刺天空,
山腰隐约看到莲花宫殿。
人间隔绝无人到达,
洞府深沉却有路可通。
石缝中生出的云埋没了柱础,
海光与浮日映照在窗帘上。
野僧斋饭已罢,靠栏杆静坐良久,
千里的秋毫细节尽入眼中。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宋代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他的诗歌风格以豪放、清丽著称,尤其擅长抒发个人情怀和描写山水田园。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深切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许多作品反映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罗山平云阔中阁》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他对人生、自然、理想的深刻思考之时。诗中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脱,反映了他在宁静的环境中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罗山平云阔中阁》是一首极具意境的山水诗,诗人通过描绘高阁、山川、云海等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的深思。诗的开头以“上方高阁与云齐”引入,营造出一种高远的氛围,给人以心灵的升华。接着用蜡屐穿云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登高望远的渴望,隐喻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中“却恐此身生羽翼,不从平地作阶梯”一语,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既渴望飞升,摆脱尘世的束缚,又怕自己脱离现实,失去与人世的联系。这种矛盾情感贯穿全诗,形成了诗人内心的深刻反思。
“九门路接青霄近,四望山连碧海低”描绘了辽阔的视野,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将目光投向山间的“莲宫”,象征着理想与宁静的生活,但“人寰隔绝无人到”又反映了隐士生活的孤寂与清冷。
最后,诗人用“千里秋毫入望中”来总结全诗,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仿佛在说,即使身处高阁,视野辽阔,心中仍然可以容纳世间的微小和细腻。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陆游的诗歌才华,更道出了他对生命、理想和自然的深邃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自由、宁静和超凡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人世孤独的感慨。
诗中“高阁与云齐”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却恐此身生羽翼”中的“羽翼”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莲宫”指的是什么?
陆游与王维的诗作都表现了对山水的热爱,但陆游更强调人世间的思考与理想的追求,而王维则更注重在自然中获得的宁静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