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2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22:24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病骨瘦欲折,霜髯籋更疏。
喜闻新国政,兼得故人书。
秉烛真如梦,倾杯不敢余。
天涯老兄弟,怀抱几时摅。
我因病骨瘦得像要折断,白胡子也因寒霜而更加稀疏。
听说新政改革的消息让我欣喜,同时也收到了老朋友的书信。
手里拿着蜡烛,觉得这一切真如梦一般;
举杯畅饮,却又不敢再多留一口。
在这天涯海角,老兄弟,你我何时才能相聚畅怀呢?
此诗中的“天涯”意指远离的距离,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相聚的渴望。苏轼与孙叔静及李端叔的友谊深厚,诗中提及的“故人书”则体现了与友人之间的联系与关怀。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也有婉约细腻,深受后人喜爱。
此诗创作于苏轼晚年,正值国家改革之际,诗人虽身处逆境,但仍关心国家大事,并与老友保持联系,表达出一种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未来的希冀。
苏轼的这首《和孙叔静兄弟李端叔唱和》展示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通过“病骨瘦欲折”与“霜髯籋更疏”两句,描绘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反映了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这种对生死的思考,融入了对国家新政的欣喜,展现了诗人对时事的关心与对未来的期待。
“喜闻新国政,兼得故人书”则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信任与支持。在这个信息闭塞的年代,老朋友的书信犹如一缕温暖的阳光,照亮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接下来的“秉烛真如梦,倾杯不敢余”,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在梦幻般的情景中,虽想尽情畅饮,但又因身体欠佳而有所顾忌,这种对友谊的渴望与对身体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一句“天涯老兄弟,怀抱几时摅”,抒发了对老朋友的思念之情。即使身处天涯,心中的友情仍然如故。这首诗在表现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自身衰老与病痛的描绘,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及对未来的期待,反映出诗人面对人生无常的淡然态度和内心深处的温情。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深厚的情感基调,体现了对生命的反思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中提到的“新国政”主要指什么?
“病骨瘦欲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秉烛”是为了表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