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2:32
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
苏轼
近从章子闻渠说,
苦道商人望汝来。
说客有灵惭直道,
逋翁久没厌凡才。
夷音仅可通名姓,
瘿俗无由辨颈腮。
答策不堪宜落此,
上书求免亦何哉。
最近听章子说,
商人苦盼着你来。
说客有灵感却羞于直言,
我这逃避的老翁早已厌倦平庸之才。
外国语音只可通名姓,
地方习俗无法辨别容貌。
回复的策论实在不堪,
上书请求免职又有什么意义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的诗词兼具豪放和细腻风格,作品广泛涉及政治、人生、自然等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因政治原因遭贬谪期间,心中忧虑和无奈交织,表现了他对仕途的失望及对朋友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独白,深刻反映了他在生病期间的孤独感与对世俗的无奈。诗中提到的商人对他的期待,象征着社会对人才的渴望,而诗人却因身处病中,无法赴约,心中充满了遗憾与惆怅。苏轼用“说客有灵惭直道”来表达他对世俗交往的羞愧与不屑,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文人对平庸的厌倦。通过“夷音仅可通名姓”的描绘,诗人触及了文化交流的困难,反映出他对地方习俗的无奈。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性的敏锐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苏轼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反映出他在仕途上的失望与对平庸的拒绝,深刻揭示了名士与平民之间的隔阂与疏离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商人”主要表达了什么?
“夷音”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诗人提到的“逋翁”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苏轼的《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和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在困境中的失落感,但苏轼更侧重于对世俗的反思,而李白则强调了对人生的豪情和对酒的渴望。这种情感的差异反映了两位诗人在不同生活境遇下的心态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