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鹤林招隐二首》

时间: 2025-04-25 19:00:15

诗句

郊原雨初霁,春物有馀妍。

古寺满修竹,深林闻杜鹃。

睡馀柳花堕,目眩山樱然。

西窗有病客,危坐看香烟。

行歌白云岭,坐咏修竹林。

风轻花自落,日薄山半阴。

涧草谁复识,闻香杳难寻。

时见城市人,幽居惜未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00:15

游鹤林招隐二首

原文展示

郊原雨初霁,春物有馀妍。
古寺满修竹,深林闻杜鹃。
睡馀柳花堕,目眩山樱然。
西窗有病客,危坐看香烟。

行歌白云岭,坐咏修竹林。
风轻花自落,日薄山半阴。
涧草谁复识,闻香杳难寻。
时见城市人,幽居惜未深。


白话文翻译

郊外的雨刚停,春天的景物愈加妍丽。
古老的寺庙被修竹环绕,深林中传来杜鹃的啼鸣。
睡醒后,柳花纷纷落下,目光迷离似山樱绽放。
西窗边有位病客,危坐着看着袅袅的香烟。

在白云岭上唱着歌,坐在修竹林中吟咏。
微风轻拂,花瓣自然飘落,太阳照在山半阴处。
山涧草木有谁再去认知,闻到的香气难以寻觅。
偶尔见到城市人,隐居在此却感到不够深切。


注释

  • 郊原:指郊外的平原。
  • :雨后天气的清新。
  • 修竹:修长的竹子,象征高洁。
  • 杜鹃:一种鸟,春天鸣叫声清脆。
  • 柳花:柳树的花,春天常见。
  • 危坐:形容坐姿不稳,似乎有些不安。
  • 香烟:指焚香时产生的烟雾。
  • 白云岭: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山岭,象征隐逸之地。
  • 涧草:山涧中的草,隐喻自然的灵秀。
  • 惜未深:感叹对隐居生活的理解还不够深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及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苏轼在被贬到黄州时,常常游历山水,以诗歌表达内心的感受与思考。《游鹤林招隐二首》写于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时,反映了他的处世态度与人生哲学。


诗歌鉴赏

《游鹤林招隐二首》展现了苏轼对自然的深刻体悟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细腻描绘了春雨过后郊外的美丽景色,古寺与修竹的交融,不仅勾勒出自然的和谐美,也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首联以“郊原雨初霁”开篇,带出清新的气息,接着通过描绘古寺与杜鹃,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在下阕中,诗人通过“行歌白云岭,坐咏修竹林”的对比,展示了他在山水间的恬淡生活。微风拂过,花瓣自然飘落,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和谐。最后一句“时见城市人,幽居惜未深”则有感而发,表达了他对现代城市生活的反思与对隐居生活的珍惜。

整首诗表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流露出对人世纷扰的感叹,展现了苏轼作为一个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郊外的雨刚停,春天的景物愈加妍丽:描绘了雨后春天的清新气息。
  2. 古老的寺庙被修竹环绕,深林中传来杜鹃的啼鸣: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古寺的静谧。
  3. 睡醒后,柳花纷纷落下,目光迷离似山樱绽放:用柳花与山樱的意象传达春天的美丽。
  4. 西窗边有位病客,危坐着看着袅袅的香烟:表现了病客的孤独与内心的宁静。
  5. 在白云岭上唱着歌,坐在修竹林中吟咏:体现了对山水的热爱与追求。
  6. 微风轻拂,花瓣自然飘落,太阳照在山半阴处:描绘出自然的和谐美好。
  7. 山涧草木有谁再去认知,闻到的香气难以寻觅:反映出对自然的失落与对城市生活的感慨。
  8. 偶尔见到城市人,隐居在此却感到不够深切: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珍惜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目眩山樱然”,用山樱来比喻春天的美丽。
  • 对仗:如“行歌白云岭,坐咏修竹林”,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如“风轻花自落”,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城市喧嚣的反思,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郊原:象征自然与宁静。
  • 修竹:代表高洁与坚韧。
  • 杜鹃:象征春天与生命的活力。
  • 香烟:寓意内心的宁静与冥想。
  • 白云岭:象征幽静的隐逸之地。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的自然风光,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游鹤林招隐二首》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苏轼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杜鹃”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鸟
    • C. 一种树
    • D. 一种山
  3. 诗中的“西窗有病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兴奋
    • D. 愤怒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思乡之情。
  • 《春望》杜甫:描绘春天的生机与国家的忧虑。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游鹤林招隐二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之美和隐逸生活,但苏轼更强调对城市生活的反思,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与宁静。

参考资料

  • 《苏轼诗集》:收录苏轼的多部诗作。
  • 《宋诗鉴赏辞典》:对宋代诗词的全面分析与解读。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提供对古典诗词的深入剖析与欣赏。

相关查询

赏心亭 山行即事 山堂即事 孺子祠堂 秋夜 秋兴 秋日田父辞二首 清明日约宋正甫黄行之兄弟为东湖之集 清明日延平道上 隆兴借东湖驿度夏杂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前庭悬鱼 不见舆薪 玉结尾的成语 音字旁的字 朱衣点额 禁诘 幺字旁的字 混应滥应 斤两 彑字旁的字 黑字旁的字 砫碽 仪表堂堂 一波才动万波随 建之底的字 炮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