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0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00:15
郊原雨初霁,春物有馀妍。
古寺满修竹,深林闻杜鹃。
睡馀柳花堕,目眩山樱然。
西窗有病客,危坐看香烟。
行歌白云岭,坐咏修竹林。
风轻花自落,日薄山半阴。
涧草谁复识,闻香杳难寻。
时见城市人,幽居惜未深。
郊外的雨刚停,春天的景物愈加妍丽。
古老的寺庙被修竹环绕,深林中传来杜鹃的啼鸣。
睡醒后,柳花纷纷落下,目光迷离似山樱绽放。
西窗边有位病客,危坐着看着袅袅的香烟。
在白云岭上唱着歌,坐在修竹林中吟咏。
微风轻拂,花瓣自然飘落,太阳照在山半阴处。
山涧草木有谁再去认知,闻到的香气难以寻觅。
偶尔见到城市人,隐居在此却感到不够深切。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及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苏轼在被贬到黄州时,常常游历山水,以诗歌表达内心的感受与思考。《游鹤林招隐二首》写于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时,反映了他的处世态度与人生哲学。
《游鹤林招隐二首》展现了苏轼对自然的深刻体悟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细腻描绘了春雨过后郊外的美丽景色,古寺与修竹的交融,不仅勾勒出自然的和谐美,也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首联以“郊原雨初霁”开篇,带出清新的气息,接着通过描绘古寺与杜鹃,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在下阕中,诗人通过“行歌白云岭,坐咏修竹林”的对比,展示了他在山水间的恬淡生活。微风拂过,花瓣自然飘落,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和谐。最后一句“时见城市人,幽居惜未深”则有感而发,表达了他对现代城市生活的反思与对隐居生活的珍惜。
整首诗表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流露出对人世纷扰的感叹,展现了苏轼作为一个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城市喧嚣的反思,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的自然风光,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追求。
诗词测试:
《游鹤林招隐二首》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杜鹃”指的是什么?
诗中的“西窗有病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