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澡兰香 兰》

时间: 2025-05-02 18:27:56

诗句

纤翘弄羽,巧箭舒心,不掩澹姿秀躅。

根移露畹,佩袭幽芳,底事又淹空谷。

恨东风、最晚相逢,湘波流春去速。

翠袖单、寒日暮,颦依修竹。

却被徽弦换柱。

试拂猗兰,小腰如束。

山阴声侣,泽畔孤吟,往事更添枨触。

便烧残、心字香灰,悬泪荷槃寸烛。

梦未忘、绿染轻盈,烟罗裙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27:56

原文展示:

澡兰香 兰
作者: 汪东 〔清代〕

纤翘弄羽,巧箭舒心,不掩澹姿秀躅。
根移露畹,佩袭幽芳,底事又淹空谷。
恨东风最晚相逢,湘波流春去速。
翠袖单寒日暮,颦依修竹。
却被徽弦换柱。试拂猗兰,小腰如束。
山阴声侣,泽畔孤吟,往事更添枨触。
便烧残心字香灰,悬泪荷槃寸烛。
梦未忘绿染轻盈,烟罗裙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清幽的环境中,翩翩起舞的画面。她的身姿轻盈,宛如箭矢,既不掩饰自己的优雅姿态,也不忘与自然的和谐。诗人感叹东风来得太晚,让他与心中所思的对象相遇的机会匆匆而过。随着春水流逝,寒风中的翠袖在日暮时分显得格外孤独。她依傍着修竹,似乎在追忆与往事的缠绵。琴声悠扬,却被换了位置,似乎一切都已不再。这位女子轻拂着兰花,纤细的腰肢如束带一般。山阴的清声伴随着她,泽畔的孤吟更添了几分惆怅。诗人最终燃尽了心中的思念,泪水悬挂在点燃的烛火旁。梦中仍记得那轻盈的身影,烟罗般的裙幅依旧萦绕在心头。

注释:

字词注释:

  • 纤翘:纤细而优雅的姿态。
  • 秀躅:指秀丽的姿态。
  • 佩袭:佩戴、袭取的意思。
  • :淹没、困扰。
  • 徽弦:指琴弦。
  • 猗兰:一种兰花,象征高洁、优雅。

典故解析:

  • 东风:在古代文人诗词中,东风常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复苏。
  • 湘波:指湘江的波涛,寓意着变化和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常常融入对自然景物的描摹以及对人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追求精神生活和情感表达的时代。诗人通过对兰花的描写,表现了对爱与美的向往,反映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的深刻联系。

诗歌鉴赏:

《澡兰香 兰》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作品。诗中描绘的兰花,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象征。兰花的清香和高洁,正如诗人对理想爱情的追求。诗中的“东风”、“湘波”等意象,交织成一幅春日的画卷,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与机缘的错失。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无奈,似乎在诉说着一个未了的情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情感深邃而悠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纤翘弄羽,巧箭舒心:形容女子的舞姿轻盈,似箭矢般灵动。
  2. 不掩澹姿秀躅:她的优雅姿态毫不掩饰,反而更加显得秀丽。
  3. 根移露畹,佩袭幽芳:兰花的根移到清露中,花香幽雅。
  4. 底事又淹空谷:为何这美好却又似乎被掩埋在空谷之中?
  5. 恨东风最晚相逢:感叹东风来得太晚,错失良机。
  6. 湘波流春去速:春水流逝,时间匆匆。
  7. 翠袖单寒日暮:寒冷的日暮时分,女子的翠袖显得孤独。
  8. 颦依修竹:她倚着修竹,不禁凝眉思索。
  9. 却被徽弦换柱:琴声被换了位置,似乎一切都已不同。
  10. 试拂猗兰,小腰如束:轻拂兰花,她的腰肢如束带般纤细。
  11. 山阴声侣,泽畔孤吟:在山阴吟唱,孤独的歌声在泽边回荡。
  12. 往事更添枨触:往事的回忆更加触动心弦。
  13. 便烧残心字香灰:燃尽思念的香灰,心中依旧留有余烬。
  14. 悬泪荷槃寸烛:泪水挂在香烛旁,像是点滴思念的承载。
  15. 梦未忘绿染轻盈,烟罗裙幅:梦中依旧记得那轻盈的身影,烟罗般的裙幅在眼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舞姿比作箭矢,展现出灵动之美。
  • 拟人:将兰花赋予情感,使其成为思念的寄托。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翠袖单寒日暮,颦依修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兰花和舞者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与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理想的向往,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花:象征高洁、优雅与纯真。
  • 东风:象征春天与生命的复苏。
  • 湘波: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女子的舞姿被比作什么?

    • A. 飞鸟
    • B. 箭矢
    • C. 轻风
  2. 诗人对东风的感叹反映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怀念
    • C. 无奈
  3. 诗中提到的“翠袖”指的是什么?

    • A. 女子的衣服
    • B. 兰花的叶子
    • C. 竹子的颜色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兰亭集序》(王羲之):同样以兰花为主题,表达理想与人生哲理。
  • 《静夜思》(李白):也表达思念与孤独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沁园春·雪》(毛泽东)与《澡兰香 兰》:两首诗虽然风格与时代不同,但都展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事的思考。前者气势磅礴,后者则细腻柔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名篇选读》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念奴娇 中秋 念奴娇 次曹顾庵学士韵,述怀奉答 念奴娇·落叶 念奴娇 扫落叶 念奴娇 其六 悼亡 念奴娇·延年有术 念奴娇·郎闱夙望 念奴娇 季沧苇宅夜看歌姬演剧即席成词并示张天任五丹九仪戴宏度季孚公希韩李三友朱石钟诸子 念奴娇·棋声特地 念奴娇 其一 前词意有未尽,复用张于湖《过洞庭》原韵赋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东央西浼 士字旁的字 登高能赋 久违謦欬 叶落归秋 窳下 长字旁的字 行吊 耳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衡综 连头 瞠视 漂泊羁旅 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