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王巩见寄》

时间: 2025-04-27 15:00:59

诗句

日永宫闲自在慵,门前客到未曾通。

怜君避世都门里,劝我忘忧酒盏中。

城下柳阴新过雨,湖边荷叶自翻风。

早须命驾追清赏,大字新诗事事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0:59

原文展示:

次韵王巩见寄
作者: 苏辙 〔宋代〕

日永宫闲自在慵,
门前客到未曾通。
怜君避世都门里,
劝我忘忧酒盏中。
城下柳阴新过雨,
湖边荷叶自翻风。
早须命驾追清赏,
大字新诗事事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悠闲自在的氛围,诗人感叹日子长而懒散,门前的客人还未到来。诗人怜惜友人在繁华的都城中隐居,劝他在酒杯中忘却世间的忧愁。雨后,城边的柳树在阴影中显得生机勃勃,湖边的荷叶在风中翻动。诗人希望早日驾车去追寻清雅的乐趣,并表示自己也在写新诗,事事都很得心应手。

注释:

  • 日永:日子长,指的是时间过得慢。
  • 宫闲:宫中闲适,形容环境的宁静。
  • 怜君:怜惜你,指对友人的关心。
  • 避世:远离世俗,隐居。
  • 忘忧:忘却忧愁。
  • 湖边荷叶:荷叶在湖边翻动,暗含自然的生动。

典故解析:

“怜君避世”可以理解为对隐士生活的一种向往,反映出当时士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思考。隐士文化在宋代受到重视,许多文人都向往能够逃离繁华与纷扰,寻求内心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晦庵,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他在诗、词、文方面都有深厚的造诣,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苏辙与友人王巩之间的书信往来中,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关心,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日常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次韵王巩见寄》展现了苏辙闲适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友人深切的关爱。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忙碌世事的淡然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的“日永宫闲自在慵”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继而通过“怜君避世都门里”,引入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心。诗中的自然意象,如“城下柳阴新过雨”、“湖边荷叶自翻风”,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景色,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渴望与友人一起追寻更高雅的生活,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日子悠长,宫中闲适,显得懒散。
    2. 门前的客人尚未到来,显示出一种孤寂。
    3. 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劝对方在酒中忘却忧愁。
    4. 描绘雨后柳树和荷叶的生机,展现自然之美。
    5. 表达对未来追求清雅生活的期待。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酒盏”,借以表达忘忧的意愿。
    • 拟人:荷叶在风中“翻动”,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城下柳阴新过雨,湖边荷叶自翻风”,展现了语言的对称之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友人的关心,以及对生活美好的追求,传达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悠闲的生活。
  • :代表柔情与生机,雨后更显清新。
  • 荷叶:象征着纯洁与优雅,反映自然之美。
  • 酒盏:暗示放松与忘忧的生活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忧愁
    B. 隐逸生活
    C. 自然美

  2. “怜君避世都门里”中的“君”指的是谁?
    A. 苏轼
    B. 王巩
    C. 苏辙

  3.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有哪些?
    A. 山川
    B. 柳树和荷叶
    C. 沙漠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饮酒》陶渊明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与苏辙的《次韵王巩见寄》都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多表现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而后者则偏向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夜月吹箫图 秋怀 过湖口县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得筵字 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相和歌辞。蛾眉怨 龙兴观金箓建醮(景龙二年) 观蛮童为伎之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碌碌无才 气字旁的字 半子之谊 对口疽 月旦评 虎字头的字 作耍 宝盖头的字 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干役 髟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攻陷 万壑千岩 赘肉 飞土逐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