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风寒济南道中兀坐肩舆不能开卷因即事戏作俳体六言解闷数之政得三十首当唤白家老婢读之耳 其十六》

时间: 2025-04-27 17:55:18

诗句

华不注何崎嵚,青天削立峰岑。

寄语三周铁骑,其如一杖登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5:18

原文展示

华不注何崎嵚,青天削立峰岑。
寄语三周铁骑,其如一杖登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济南道上的险峻风景,华山没有受到重视,山势险峻而崎岖;在蔚蓝的天空下,巍峨的峰峦如削立而起。我想对那些骑士们说,若能像持杖攀登一般,定能领略这壮丽风景。

注释

  • 华不注:华山并未受到重视。
  • 崎嵚:形容山势险峻、崎岖不平。
  • 青天削立:形容天空湛蓝,山峰如刀削般高耸。
  • 三周铁骑:指三周(周朝)的骑士,暗指勇猛的骑士。
  • 一杖登临:比喻以手杖辅助攀登,说明攀登的艰难与过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世贞(1526-1590年),明代著名文学家、诗人,擅长诗词、散文和戏曲。他在文学上追求自然流畅,常以个人的情感体验与自然景观结合,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王世贞在济南道中旅途之际,可能是因旅途的疲惫与对美景的向往而作。诗中对风景的描绘,也反映了他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诗歌鉴赏

《风寒济南道中兀坐肩舆不能开卷因即事戏作俳体六言解闷数之政得三十首当唤白家老婢读之耳 其十六》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开篇以“华不注何崎嵚”引出诗人对于自然风光的思考,华山的隐秘之美被忽视,表现出诗人对伟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慨。随后的“青天削立峰岑”令人想象到那种高耸入云的壮丽景象,仿佛是对人类渺小的反思。诗的结尾则寄语骑士们,借助手杖攀登高峰,象征着人生的追求与努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展现了诗人在自然面前的谦逊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华不注何崎嵚:华山未被重视,山势却险峻而崎岖。
  2. 青天削立峰岑:在湛蓝的天空下,山峰如刀削般高耸。
  3. 寄语三周铁骑:向古代的勇士们发出感慨。
  4. 其如一杖登临:比喻攀登的艰难,表达了努力登高的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攀登比作“持杖登临”,通过具体形象传达抽象情感。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犹如“华不注”与“青天削立”对仗,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强调了努力与探索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山:象征险峻、未被重视的美。
  • 青天:象征纯净与辽阔。
  • 铁骑:象征勇猛与追求。
  • :象征帮助与努力的工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华山如何被描述?

    • A. 光辉灿烂
    • B. 险峻崎岖
    • C. 平淡无奇
    • D. 繁花似锦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青天削立峰岑”形容的是___

  3. 判断题:诗歌强调了努力攀登的重要性。 (对/错)

答案

  1. B
  2. 高耸的山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蜀道难》:同样描绘险峻的山道,探讨人生的艰难与追求。
  • 杜甫的《望岳》:展现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与哲理思考。

诗词对比

  • 王世贞的《风寒济南道中兀坐肩舆不能开卷因即事戏作俳体六言解闷数之政得三十首当唤白家老婢读之耳 其十六》与李白的《蜀道难》都反映了对自然的敬畏和人生追求的艰难,但王世贞更关注自然的美,而李白则更多地探讨人生的苦难与坚持。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史》
  • 《王世贞诗文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百字谣/念奴娇 百字谣/念奴娇 百字谣/念奴娇 百字谣/念奴娇 百字谣/念奴娇三月初九 百字谣 观鱼 百字谣 百字谣·咏破砚 百字谣(寿叶教·三月初九) 买陂塘 咏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玄圃积玉 爱国主义 魚字旁的字 殷柽 草褐 临危不乱 台阁生风 示字旁的字 齐驱并驾 矛字旁的字 反文旁的字 日字旁的字 东山之志 埋声晦迹 玄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