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3:14
华衮褒荣御墨鲜,堂堂剑佩在凌烟。
十三相后功为最,五百年间遗有传。
落落甘霖施后土,岩岩钜石补青天。
太平有策安排了,浯水清风崖可镌。
这首诗赞美了一位名为衮讷斋的先生,他身披华美的袍子,接受着皇帝的恩宠,手握鲜明的墨迹,彰显着显赫的地位。佩剑的气宇轩昂,飘然如云;在所有宰相中,他的功绩是最为卓越的,五百年中他的事迹还在流传。甘霖倾洒,滋润大地,巍峨的巨石,仿佛在弥补苍穹的缺陷。和平的政策已经安排妥当,浯水的清风可以在崖壁上铭刻。
吴龙翰,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感悟人生哲理,常常带有政治和社会的思考。
该诗写于宋代,正值国家盛世,政治相对稳定,诗人通过赞美一位优秀的宰相,表达对国家治理的期盼与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贤能之士的崇敬。
《寿乡衮讷斋先生》是一首充满对优秀政治家赞美的诗作。诗中描绘了衮讷斋先生的华美形象,展现了他在宰相中的卓越地位。开头两句“华衮褒荣御墨鲜,堂堂剑佩在凌烟”以华丽的辞藻描绘了他的风采,给人一种威严而又不失风度的感觉。接下来的“十三相后功为最,五百年间遗有传”则是对其历史地位的强调,表明他在众多宰相中的独特地位,功绩被后世传颂。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国家的祝愿,“落落甘霖施后土,岩岩钜石补青天”,通过自然的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美好期盼,甘霖代表着恩泽,钜石则象征着坚固的国家基础。最后一句“太平有策安排了,浯水清风崖可镌”则是对未来的展望,清风明月之下,国家将继续繁荣昌盛。
整首诗在形式上规整,韵律和谐,意象丰富,既有人物的描写,又有对国家和民生的深切关怀,展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渴望和对贤能之士的尊敬。
该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贤能之士,期望国家能够在他们的治理下实现繁荣与安定,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期待。
诗中“华衮”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服饰
B. 一种食物
C. 一种乐器
D. 一种植物
诗中提到的“十三相”指的是?
A. 十三位皇帝
B. 十三位宰相
C. 十三位将军
D. 十三位诗人
诗的主题主要是赞美什么?
A. 自然风景
B. 贤能之士与理想治理
C. 爱情与亲情
D. 战争与和平
与李白《将进酒》比较,两首诗虽然题材不同,但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李白的豪放与吴龙翰的沉稳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风格。